[实用新型]内科用双通道听诊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645.0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涛;田晓燕;吴茂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涛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26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双通道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诊器的改进,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科用双通道听诊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听诊器是内科急诊病人在诊断病情时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而现有的听诊器一般为左、右耳塞、左、右导音管、胶管、弹簧片和传感器组成的,一般为左、右耳塞通过导音管共用一根胶管,其中胶管具有一个传声道,这样从传感器至左、右耳塞的传声道无左、右之分,故传音不够清晰;另外,也有的听诊器采用完全分离的两根胶管分别与导音管和听诊器连通,从而使其传递到两个耳塞,这种方式在使用时,容易因两根胶管摩擦产生噪音而影响传音效果,从而降低了诊断的准确率。同时,现有的听诊器在使用时,需要用手指按压传感器,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但这种操作方式,容易因为手指与传感器摩擦而产生噪音,从而影响传感器的传音效果,影响诊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杂音,传音清晰,灵敏度高,且具有双声道立体效果的内科用双通道听诊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内科用双通道听诊器,由左、右耳塞、导音管、弹簧片、“Y”形胶管和传感器构成,左、右耳塞分别与左、右导音管相连接,“Y”形胶管总管端部和分支管的端部两端分别与传感器和左、右导音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Y”形胶管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传音通道,每个传音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导音管和传感器相连通,在传感器5上设有用于按压传感器5的把手6。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左、右导音管的底端之间设有电子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听诊器相比,由于在“Y”形胶管内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传音通道,有效地克服了摩擦噪声的问题,使传音更加清晰,声音的纵波交叉传入两个相互独立的传音通道,具有双声道立体声的效果,医生听诊时的声音元素更加真实丰富,便于准确的判断病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断面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内科用双通道听诊器,由左、右耳塞1、1′、导音管2、2′、弹簧片3、“Y”形胶管4和传感器5构成,左、右耳塞1、1′分别与左、右导音管2、2′相连接,“Y”形胶管4总管端部和分支管的端部两端分别与传感器5和左、右导音管2、2′相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在诊断时,首先使声音通过传感器5,然后通过“Y”形胶管4进入左、右导音管2、2′,再从左、右导音管2、2′进入左、右耳塞1、1′,从而实现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其特征在于在“Y”形胶管4内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传音通道7、7′,每个传音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导音管和传感器5相连通,这样可以通过两个相互独立的传音通道7、7′,有效克服摩擦噪声的问题,使传音更加清晰,声音的纵波交叉传入两个相互独立的传音通道7、7′,具有双声道立体声的效果,医生听诊时的声音元素更加真实丰富,便于准确的判断病情;在传感器5上设有用于按压传感器5的把手6,把手6伸出传感器5,通过把手6可以防止手部直接与传感器5进行接触,从而防止了在听诊过程中由于摩擦而引起的噪音问题,从而使传音更加清晰,保证诊断效果。
在左、右导音管2、2′的底端之间设有电子表8,通过电子表8在不破坏原听诊器完整性的基础上,解决了听诊与计时分离的问题,为医护人员带来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涛,未经张云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球教学与训练自动回球组合场地
- 下一篇:脚压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