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车辆动力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8565.5 | 申请日: | 200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铭;赵爱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书铭 |
| 主分类号: | F01B17/02 | 分类号: | F01B17/02;F01B25/02;F01B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43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车辆 动力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气动力车的动力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燃油车辆技术成熟,动力强劲,其主要缺点是消耗燃油和排放尾气。电动车具有不用燃油和环保的优点,但它的核心能源部件是电瓶,电瓶报废后会造成环境污染。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车辆动力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压气经过配气机构推动活塞运动,带动曲轴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车辆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安装于缸体中的活塞,以及安装于缸体后端的端盖;其中活塞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曲轴;缸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台,活塞位于挡台的前方,开设在缸体壁上的排气孔也位于挡台的前方;在挡台的后方,缸体内腔中由后至前依次安装有阀柜、活动配气阀和固定配气阀;其中活动配气阀滑动安装在阀柜前端的导柱上;所述的端盖、阀柜、活动配气阀、固定配气阀、活塞均同轴;端盖带有入气孔,该入气孔通过输气管与气包连接;阀柜带有轴向通透的第一阀柜孔道和径向设置的第二阀柜孔道;阀柜前端中部的用于滑动安装活动配气阀的导柱周围开设有作为活动配气阀后端部活动空间的环形气道,该环形气道连通所述的第二阀柜孔道;第二阀柜孔道的外端口与缸体内腔活塞前方的缸体左腔连通;固定安装于缸体内腔中的固定配气阀中心开设有通透的固定配气阀通气道。
端盖带有开口向前的环形端盖气室,端盖气室与入气孔连通。
第二阀柜孔道的外端口通过开设在缸体壁内的通气孔道与缸体内腔活塞前方的缸体左腔连通。
第二阀柜孔道的外端口通过外接管道与缸体内腔活塞前方的缸体左腔连通。
固定配气阀带有开口向后的固定配气阀环形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气包内的压气通过配气机构推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曲轴转动,曲轴再把转矩传递给与之相连的齿轮或链轮,从而带动车轮的转动,实现车辆的移动。
充气比较快捷并且经济,本动力装置终生无污染,绿色环保,操作简单。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盖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柜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配气阀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通气孔道采用了外接管道。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12,安装于缸体12中的活塞14,以及安装于缸体12后端的端盖4。其中活塞14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曲轴15。缸体12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台,活塞14位于挡台的前方,开设在缸体12壁上的排气孔13也位于挡台的前方。在挡台的后方,缸体12内腔中由后至前依次安装有阀柜6、活动配气阀8和固定配气阀9。其中活动配气阀8滑动安装在阀柜6前端的导柱上。所述的端盖4、阀柜6、活动配气阀8、固定配气阀9以及活塞14均同轴。
如图1、2所示的端盖4带有开口向前的环形端盖气室5和与端盖气室5连通的入气孔18,该入气孔18通过输气管与气包2连接。所述的输气管上带有压气入口阀3,所述的气包2带有气包进气阀1。
如图1、3所示的阀柜6带有轴向通透的第一阀柜孔道7和径向设置的第二阀柜孔道17。阀柜6前端中部的用于滑动安装活动配气阀8的导柱周围开设有作为活动配气阀8后端部活动空间的环形气道,该环形气道连通所述的第二阀柜孔道17。第二阀柜孔道17的外端口通过开设在缸体12壁内的通气孔道16与缸体12内腔活塞14前方的缸体左腔连通。所述的通气孔道16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外接管道19,该外接管道19后端连接第二阀柜孔道17的外端口,前端连通缸体12内腔活塞14前方的缸体左腔。
如图1、4所示的固定配气阀9固定安装于缸体12内腔中。固定配气阀9带有开口向后的固定配气阀环形气道10,固定配气阀9中心还开设有通透的固定配气阀通气道11。
活塞冲程:冲程开始时,活塞14在左端,活动配气阀8在极左位置。当操纵阀3转到运转位置时,从气包2来的压气依次经端盖气室5、第一阀柜孔道7、固定配气阀环形气道10和固定配气阀通气道11进入缸体左腔推动活塞14向右运动,而缸体右腔则经排气孔13与大气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书铭,未经王书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气囊液压减振器
- 下一篇:多功能液体菌种培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