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7440.0 | 申请日: | 2009-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兰;刘立昌;刘振友;庄举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驰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细胞 标本 收集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
背景技术
脱落细胞检查是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的检查技术,癌症的本质是病变组织的无限制的异常恶性增生,癌症恶性增生的结果必然导致病变组织的坏死而脱落,通过对这些病变组织脱落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的形态学分析就可以作出诊断。目前,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和分离时,大多是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获得的标本盛放于普通容器中,然后直接送检到化验室化验。脱落细胞检查虽然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由于受到传统标本采集与处理设备的制约,存在着受标本中血液、黏液及其他非细胞成分等杂质的严重影响,使涂片中组织细胞不能均匀分布,大量组织细胞聚集重叠在一起,使细胞形态很难辨认,造成误诊、漏诊率高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可以收集脱落细胞标本,又可以分离提取脱落细胞,且操作方便的一种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结构特点是:瓶体具有弹性,瓶体的口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环台,瓶体外侧套装有与瓶盖拧紧配合的瓶体套,瓶体套将环台密封压紧在瓶盖内侧;瓶盖的上端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液管,出液管的口部安装有出液管帽,瓶盖内侧安装有与出液管位置对应的过滤网。
本结构的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采用标本收集与标本分离一体化结构设计,既可以完成收集脱落细胞标本的工作,又可以实现分离混在脱落细胞标本中血液、黏液及其他非细胞成分等杂质的任务,其中收集脱落细胞标本的工作主要由瓶体、瓶盖和瓶体套完成,瓶体主要用来盛装细胞保存液和脱落细胞标本,盛装脱落细胞标本时,打开瓶盖将脱落细胞标本放入瓶体内即可,瓶盖和瓶体套主要用来密封瓶体环台和瓶盖的衔接部,防止盛装的细胞保存液和脱落细胞标本漏出;脱落细胞标本的分离工作主要由过滤网、出液管和出液帽来实现,过滤网的作用是隔离杂质和脱落细胞标本,出液管的作用是方便脱落细胞标本从瓶体内流出,出液管帽的作用是在不倾倒脱落细胞标本时密封出液管;本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结构简单,集收集脱落细胞标本和过滤标本于一体,操作方便,简化了脱落细胞检查程序,有助于提高检查效率。
作为改进,瓶盖内侧设有内封环,过滤网卡装在内封环内侧,内封环的外侧与瓶体口部内侧卡紧配合,过滤网包括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
设置内封环后,内封环内侧卡装有过滤网,过滤网与瓶盖上的出液管位置对应,这样,当向外倾倒脱落细胞标本混合液时,脱落细胞标本混合液将先经过过滤网过滤,经过滤后,混杂在混合液中的血液、黏液及其他非细胞成分等杂质将被隔离在瓶体内,过滤后较纯净的脱落细胞标本则通过出液管流出,为了提高过滤质量,过滤网包括粗过滤网和细过滤网;内封环的外侧与瓶体口部内侧卡紧配合,增强了本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的密封性。
作为进一步改进,瓶盖的上端面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瓶盖上端面向外凸出后,在倾倒脱落细胞标本时有利于脱落细胞标本的集中,便于脱落细胞标本更通畅、更快速地流出。
为了方便向外倾倒脱落细胞标本,瓶体的底部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因为瓶体具有弹性,将瓶体底部设计成向外凸出的弧形,可以在向外倾倒脱落细胞标本时向内按压瓶体底部,这样可以增快脱落细胞标本的倾倒速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脱落细胞标本收集、分离瓶,结构简单、既可以收集脱落细胞标本,又可以分离提取脱落细胞,且操作方便,适合在各种脱落细胞检查中使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瓶体,11为环台,2为瓶盖,3为瓶体套,4为出液管,5为出液管帽,6为粗过滤网,7为细过滤网,8为内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驰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驰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7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