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绕组故障点检测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7289.0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3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军;刘界环;于龙春;桂林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萍华 |
地址: | 26601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绕组 故障 检测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准确检测电机绕组故障点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机维修中,经常会出现因某种原因造成了电机的绕组中的一个或几个绝缘损坏。当电机的绕组绝缘损坏时,目前还没有准确判断是哪个绕组出现问题的方法,只能将绕组全部拆掉更换,拆掉的绕组不论是有故障的还是没有故障的,都将无法再使用,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造成了没有故障绕组的浪费,增加了维修成本,延长了维修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当发现电机上有的绕组绝缘损坏时,需将全部绕组拆掉更换,费时、费力、增加维修成本、维修时间长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机绕组故障点检测工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交流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两端并联有放电针。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上,与放电针并联有可使放电针产生高压击穿电弧的触发器;
在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触发器的连通回路中,串联有限流器;
所述放电针两端的放电间隙在1~5mm内可调。
使用时,将交流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在交流供电线路上,将主电路开关闭合后,放电针开始放电,然后将电压调节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放电针一端接在电机接地的机壳上,另一端与绝缘下降的某电机绕组相连接,当连接后放电出现电弧时,即证明该绕组的绝缘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上述检测工具是在交流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上连接有放电针,当放电针的两端分别与绕组和接地的电机机壳连接时,如果被测绕组某处绝缘电阻下降,放电针就会在此点产生放电电弧,这样可准确找出问题绕组和故障点,不需要拆换全部绕组,甚至对故障绕组也不需要拆换,进行局部处理即可解决问题,因此使用上述工具省时、省力,可节约维修成本、减少维修时间,也就缩短了维修工期,为安全生产赢得了时间。同时,由于检测工具采用的是隔离变压器,当人触及设备和被测端时,不会产生触电问题,从而保护了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交流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U1连接在交流供电线路上,一般是连接在220V的交流电路上,在交流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U2两端并联有放电针C。所述次级线圈U2的一端B与机壳接地连接,其另一端A可连接在电机绕组的一个端头上。
为了使所述放电针C在产生电弧时可直观的发现故障点,甚至伴随少量的烟雾,达到准确找到故障点的目的,在变压器T1的次级的线圈U2上,并联有可使放电针C的放电两端产生高压击穿电弧的触发器CD-2。
在所述次级线圈U2与触发器CD-2连通的回路中,串联有限流器L1,触发器CD-2通过限流器L1充电来提高其端电压,使放电针C产生电弧。所述限流器L1可选用40W日光灯用的铁心整流器来实现。
放电针C的放电间隙,可根据被测电机的型号大小来调节触发器CD-2产生的高压击穿电弧大小的需要,在1~5mm内调节。
工作时,关闭电源开关S1,交流变压器T1工作,交流变压器T1上的线圈U3有电使指示灯H1点亮,同时次级线圈U2有电,通过限流器L1限流为触发器CD-2充电,并在触发器CD-2两端产生1-5KV的电压。当被测绕组某处绝缘电阻下降时局部击穿发热,同时会伴随有少量烟雾出现,可很直观的发现故障点,达到准确找到故障点、实现局部修复的目的。根据需要调整放电针C的放电间隙,可改变被测绕组与机壳地之间的击穿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7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油罐的容积检定方法
- 下一篇:四轴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