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水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6976.0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49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吉之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水检测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检测水管、机器等漏水以及内部渗水的装置,属于电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人们的许多活动离不开水,用水是人们每天都会碰到的事情。但是,在水管路、用水机器中发生漏水、溢水或渗水现象时,若不能及时发现或检测到的话,就会发生许多问题,轻则室内积水、物品损坏,重则引发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尤其在提倡节约水资源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对漏水的检测。目前开水器行业通常应用水位电极来检测内胆内水位的高度。
CN032330545公开了一种家用饮水机用的缺水、漏水检测装置,其由立杆、安装在立杆上的上干簧管和下干簧管、套在立杆上的磁性浮子、以及与干簧管相连的电信号输出线构成。该装置利用磁性浮子随水位升降而上下移动使干簧管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将电信号从电信号输出线传给示警器,从而提醒使用者采取措施避免干烧或引起短路的情况发生。CN2007201820183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漏水检测装置,其包含一漏水检测标签,所述的漏水检测标签包括一天线、一电容和一分离导线,该天线连接该电容,该电容连接该分离导线;以及一漏水检测器,检测该漏水检测标签;该漏水检测标签实施于水管路的外表面,当水管路漏水而使水液接触该分离导线并使之导通时,即产生一漏水信号供检测。上述各漏水检测装置虽各有特点,但均存在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便、应用领域不宽、检测不够准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漏水检测装置,以解决对水管、机器等漏水以及内部渗水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水检测装置,其由检测电极、控制板、电磁阀构成,控制板与电磁阀电连接,控制板上设置有与之电连接的报警器;检测电极与控制板电连接。
上述的漏水检测装置,其所述检测电极设置为两根平行且贴靠在一起的导线,其检测端对齐;每根导线上均有剥皮处,每根导线的剥皮处均与另一根导线的绝缘皮相对。
上述的漏水检测装置,其一根导线的连接端设置为圆柱型插孔,其检测端未剥皮处套有阻燃透明套;其另一根导线的连接端设置为圆环插头,其检测端未剥皮处与前述导线的检测端对齐,加热缩管将两导线紧固。
上述的漏水检测装置,其所述检测电极的每根导线上均有9处剥皮处,剥皮处长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漏水检测报警装置是通过检测两根用作电极的导线的电阻值,来判定检测对象有无漏水。当两根导线接触到水液时,因为非纯水的导电性,使两根导线导通,从而将电阻值通过电路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板,若检测的电信号高于控制板设定值,控制板向电磁阀和报警器发出信号,使机器进入切断水源并报警状态,提醒使用者采取措施,从而避免因渗漏水而导致不良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两根检测电极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电极的导线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漏水检测装置由分别与控制板2电连接的检测电极1、电磁阀3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控制板2上设置有与之电连接的报警器4。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漏水检测装置的检测电极1由平行且贴靠在一起的导线5、6组成,每根导线上均有9处剥皮处9,剥皮处9长度为1.5mm,每根导线的剥皮处9均与另一根导线的绝缘皮相对。其导线5的连接端设置圆柱型插孔7,其检测端未剥皮处10套有阻燃透明套;其导线6的连接端设置圆环插头8,对齐导线5、6检测端未剥皮处10、11,用热缩管将两导线紧固。
该漏水检测报警装置通过检测导线5、6之间的电阻值,来判定检测对象有无漏水。当导线5、6接触到水液时,因为非纯水有导电性,使导线5、6导通,从而将电阻值信号通过电路由检测电极1传递到控制板2,若检测的电信号高于控制板2的设定值,控制板2向电磁阀3和报警器4发出信号,使机器进入切断水源并报警状态,即可提醒使用者采取措施,从而避免因渗漏水而导致不良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吉之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吉之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球头
- 下一篇:一种电瓶载具智能防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