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尿素分解加热器冷凝液二次膨胀蒸汽利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6762.3 | 申请日: | 2009-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照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一化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1/20 | 分类号: | C01B21/2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分解 加热器 冷凝 二次 膨胀 蒸汽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素生产中加热装置领域,具体一种尿素分解加热器冷凝液二次膨胀蒸汽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装置的一段分解加热器的温度指标为155-160℃,故选用1.1MPa饱和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利用列管式换热器作间壁式换热。其加热室蒸汽压力随负荷不同,一般在0.7-1.1MPa,蒸汽冷凝产生温度在170-185℃的冷凝液。而尿素装置的二段分解加热器所需温度135-140℃,其加热室蒸汽压力一般在0.5MPa左右。在现尿素生产装置中,一段分解加热器和二段分解加热器均需要单独的热气源供热,能量利用率低,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素分解加热器冷凝液二次膨胀蒸汽利用装置,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一段分解加热器使用后的高温冷凝液进行膨胀形成蒸汽,并利用该蒸汽对二段分解加热器进行加热,提高了高温蒸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尿素分解加热器冷凝液二次膨胀蒸汽利用装置,包括一段分解加热器和二段分解加热器,一段分解加热器通过第一供气管与蒸汽源相通,第一供气管上安装第一控制阀,一段分解加热器与液位槽连接,液位槽通过第一管路与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连接,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上安装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二管路与膨胀槽相通,第三管路与二段分解加热器连接,二段分解加热器上安装第二供气管和第四管路,第二供气管与蒸汽源相通,第二供气管上安装第二控制阀,第四管路与膨胀槽相通。
所述第二管路上安装第三控制阀,第三管路上安装第四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一段分解加热器产生冷凝液进行膨胀产生蒸汽,并利用该蒸汽对二段分解加热器进行加热,提高了高温蒸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经实际使用,每吨尿素成本大约因此降低2.8元;结构简洁合理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有一段分解加热器1和二段分解加热器12,一段分解加热器1通过第一供气管15与蒸汽源相通,蒸汽源提供1.1MPa高温蒸汽,在第一供气管15上安装第一控制阀16,第一控制阀16控制蒸汽的输送量。一段分解加热器1与液位槽3连接。液位槽3通过第一管路5与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连接,一段分解加热器1产生的冷凝液经液位槽3和第一管路5流入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内,膨胀成蒸汽。在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上安装第二管路6和第三管路9,第二管路6与膨胀槽相通,第三管路9与二段分解加热器12连接,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膨胀出的蒸汽经第三管路9输送到二段分解加热器12进行使用。在二段分解加热器12上安装第二供气管14和第四管路11,第二供气管14与蒸汽源相通,第二供气管14上安装第二控制阀13,在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提供的蒸汽满足二段分解加热器12加热需求时,打开第二控制阀13,由蒸汽源补充蒸汽,第四管路11与膨胀槽相通,二段分解加热器12产生的冷凝液经第四管路11进入膨胀槽。
为了便于控制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产生的蒸汽的流量,在第二管路6上安装第三控制阀7,在第三管路9上安装第四控制阀10。在无需向二段分解加热器12输出蒸汽时,关闭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打开第三控制阀7,一段分解加热器1产生的冷凝液经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和第二管路6直接流入膨胀槽;在需要向二段分解加热器12输出蒸汽时,打开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第四控制阀10控制加热器冷凝液膨胀槽8输送到二段分解加热器12的蒸汽量,向二段分解加热器12输送合适的蒸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一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一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