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油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6442.8 | 申请日: | 2009-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玲;金小花;刘庆贤;赵玉琳;任亮;张玲;施健;庞军;庞勇;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 |
| 主分类号: | E21B28/00 | 分类号: | E21B28/00;E21B43/00;F04B4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723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油装置,能从根本上防止深井泵发生故障,属于深井泵配套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有杆抽油井的深井泵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有泵筒与活塞之间的漏失、凡尔漏失、活塞卡死、活塞上凡尔罩断等,造成这些故障主要原因是凡尔罩内进入杂物、活塞上面沉砂及活塞偏磨,油田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亿元。现采用预防深井泵故障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泵上安装防碰短节,该种应用范围小,仅起防碰作用,不起防磨管杆的作用;二是在泵上安装助抽装置,具有二次提升液体和停井挡砂的作用,但它是靠胶皮圈与油管之间的密封,密封有效期短;三是在泵上安装泵上捕集器,靠胶皮罩与抽油杆之间密封,密封有效期较短。总之,这些都没有起到从根本上起到预防深井泵故障的作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增油装置,能够起到停井挡沉砂、扶正拉杆和活塞防偏磨、活塞定位防碰泵和调防冲距的泵上挡砂防碰扶正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增油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其中所说的外管上端用于与深井泵相连,下端与泵筒连接;所述内管下端与外管固定连接,上端插接有挡砂块,侧壁开有出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上接头和下接头。
更近一步地,所述内管下端通过螺纹与下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成本低廉;
2、具有挡砂块,能够扶正拉杆,防止活塞偏磨,并防止深井泵及活塞碰击受损;
3、挡砂块设置在内管上端,能自动调防冲距,提高泵效的功能;
4、配套使用不产生负面作用,有效的延长有深井泵的免修期。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外管,3、下接头,4、挡砂块,5、出油孔,6、内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1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外管2和内管6,外管2两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上接头1和下接头3;内管6位于外管2内,所述内管6下端与下接头3通过螺纹连接,上端插有挡砂块4,且内管6的管壁上有出油孔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接在深井泵上,施工作业时,外管2的下接头3与泵筒连接,拉杆带挡砂块4随抽油杆进入外管2内,且挡砂块4受压作于内管6上端,使活塞下端面碰不到固定凡尔上端面,形成最小防冲距。拉杆上行抽油时,液体经泵固定凡尔、活塞内腔、内管6及其出油孔5进入泵上油管。挡砂块4起到挡沉砂扶正的作用,同时防活塞偏磨,拉杆接箍起着防碰泵和调防冲距的作用,防止活塞碰击固定凡尔的作用,停井沉砂捕集于内管6与外管2形成的环空内,防止砂或杂质沉于活塞与泵内壁之间造成泵卡躺井。
上述说明仅解释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提示作出许多变化,上述变化属于现有技术,不能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