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型下颌前置式OSAHS治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6327.0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郭泾;席茹;张立平;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61F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琪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下颌 前置 osahs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型下颌前置式OSAHS治疗器。
背景技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是一种常见病。
口腔矫治器是一种常用的治疗OSAHS的医疗装置,它的作用原理是:睡眠时使下颌被动前伸,改变下颌、舌、软腭、腭垂的位置关系,稳定下颌和舌,增加肌肉张力,从而达到开大和稳定气道的目的。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效应主要是引起以下三种结构中至少一种结构的变化:下颌前移、软腭位置改变、舌位置改变,这些变化使气道口径增加,减少其塌陷的可能性。以往文献报道的绝大数矫治器均是将上下颌整体固定,只有少数矫治器设计能满足允许下颌作适当范围的开闭口及侧方运动,如Herbst矫治器和Klear-way矫治器,但这些口腔矫治器都存在调节下颌位置困难、对颞颌关节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及患者戴用时由于张口呼吸致疗效降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型下颌前置式OSAHS治疗器,其易于在治疗中调节下颌的位置,对患者的活动限制少,疗效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型下颌前置式OSAHS治疗器,包括上颌全牙列树脂基托、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两根下颌前置导杆,其中,上、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内上均埋有固位邻间及导杆连接圈,下颌前置导杆两端与导杆连接圈连接,上、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通过下颌前置导杆非固定式连接;固位邻间钩用于加强基托固位;全牙列树脂基托利于增加牙列的稳定性。
使用:患者在睡觉前,将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器戴入口中,上、下颌基托分别固定在上、下颌牙列上,治疗器的下颌前置导杆就会使下颌骨被动地置于前伸位置,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应用范围:1、单纯鼾症;2、轻中度OSAHS者;3、拒绝戴用CPAP者。
本实用新型治疗器的下颌前置导杆与导杆连接圈是非固定的连接方式,这样,一方面使医生便于拆卸与安装下颌前置导杆,另一方面会大大缓解下颌前移带来的反作用力给颞颌关节带来的压力。另外,下颌前置导杆以“III类牵引的方式”置于上下颌牙弓之间,能使患者无论张、闭口下颌都能处于前伸位置,从而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改变导杆长度,可使临床医生获得患者最佳打开其上气道的下颌前伸位置。
技术指标:采用本实用新型在2006年至2008年对29例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的标准为AHI的减少达到或超过50%;治疗结果为:25例患者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状况好转,PSG监测78%患者达到上述成功标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在治疗中调节下颌的位置,便于医生获得不同患者最佳气道打开的下颌位置。2、由于允许下颌作适当范围的开闭口及侧方运动,大大缓解了患者戴用治疗器可能给颞颌关节的不利影响;而且不限制患者语言、饮水及打哈欠等动作,易于患者对治疗更加依从。3、前置导杆使患者无论张、闭口下颌都能处于前伸位置,从而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颌全牙列树脂基托;2、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3、下颌前置导杆;4、导杆连接圈;5、固位邻间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可调型下颌前置式OSAHS治疗器,包括上颌全牙列树脂基托1、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2、两根下颌前置导杆3,其中,上、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里均埋有导杆连接圈4及固位邻间钩5,下颌前置导杆3两端与导杆连接圈4连接,上、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通过下颌前置导杆3非固定式连接;固位邻间钩5用于加强基托固位;全牙列树脂基托利于增加牙列的稳定性。
使用:患者在睡觉前,将本实用新型的治疗器戴入口中,上、下颌全牙列树脂基托分别固定在上、下颌牙列上,治疗器的下颌前置导杆3就会使下颌骨被动地置于前伸位置,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