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热传导保健床垫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6061.X | 申请日: | 200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琴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27/12;A47C21/04;A61N1/16;C12N9/36;G21F3/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宫乃斌 |
| 地址: | 266012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热传导 保健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更明确地说涉及多功能热传导保健床垫的设计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床垫功能比较单一。大体上可以分为夏天用或冬天用等种类。夏天用床垫的上面往往铺装凉席,以加快散热。冬天用床垫的上面则比较厚实,以保暖。
上述传统床垫功能单一仅为铺垫,通常都没有除菌抑菌、电热等功能。使用者欲加热时,一般只能在床垫上另行铺装电热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热传导保健床垫。它具有除菌抑菌、冬暖夏凉、除湿防潮等多种功能。而且带有换气层,可以吸入或排出空气,有利于散热或储热保温,用途广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中的垫体,垫体包括表层、内部结构层和底保护层。内部结构层中带有电热层。电热层中的电热丝与导线相连,导线引出在垫体外再依次与开关和电源插头连接。表层采用棉布或亚麻布制作,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层磨损。夏季使用又可快速传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冬季使用时,可以启动电热层取暖。必要时,也可以用电热层加热除湿。
内部结构层中电热层的上面安装有除菌抑菌层。表层和除菌抑菌层上带有除菌抑菌剂。除菌抑菌层可用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亚麻或其它材料制成,可抑制或杀灭各种病菌,有益人体健康。除菌抑菌剂可以是溶菌酶等。
内部结构层中电热层和除菌抑菌层之间安装有热传导层。热传导层可以采用麻类编织物或金属布制作,便于将人体的热量快速向四周传播。
内部结构层中热传导层和电热层之间安装有换气层。换气层可以采用内部孔隙较大的棉、人造纤维或中空网眼物等制作。夏季使用时,通过人体活动压缩或弹起换气层,自动排出或吸入空气,加快散热,保持凉爽。同时因保持空气的新鲜而有益人体健康。冬季使用时,又能储存部分电热层产生的热量,提高取暖效果、减缓热冲击对人体的不利。
内部结构层中换气层和电热层之间安装有防电磁辐射层。防电磁辐射层可以采用金属布或金属网制作,可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并起到热量传递作用、使供热更均匀。
内部结构层中电热层的下面安装有保温层。冬季使用时,保温层可防止热量向下传递,使电热层产生的热量向上传递,以节约电能提高取暖效果。
内部结构层中保温层的下面安装有防潮层。防潮层位于底保护层的上面。防潮层用防水布制作,可防止潮湿从底部侵入。
本实用新型具有除菌抑菌、冬暖夏凉、防潮除湿等多种功能。而且带有换气层,可以吸入或排出空气,有利于散热或储热保温。又能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宿舍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其垫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热传导保健床垫,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框架11以及安装在框架11中的垫体12。垫体12包括表层1、内部结构层和底保护层。内部结构层中带有电热层6。电热层6中的电热丝与导线相连,导线引出在垫体12外再依次与开关9和电源插头10连接。表层1采用亚麻布制作,可保护内部结构层减轻磨损。夏季使用又可快速传热,达到降温目的。冬季使用时,可启动电热层6。必要时,也可以用电热层6加热除湿。
内部结构层中电热层6的上面安装有除菌抑菌层2。表层1和除菌抑菌层2上带有除菌抑菌剂。
电热层6和除菌抑菌层2之间安装有热传导层3。热传导层3和电热层6之间安装有换气层4。换气层4和电热层6之间安装有防电磁辐射层5。
电热层6的下面安装有保温层7。保温层7的下面安装有防潮层8,防潮层8位于底保护层的上面。
实施例1具有除菌抑菌、冬暖夏凉、除湿防潮等多种功能。而且带有换气层,可以吸入或排出空气,有利于散热或储热保温。又能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宿舍等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琴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琴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