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防伪标识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5757.0 | 申请日: | 200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田少良;巩建敏;高飞;巩建宝;张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32B5/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56407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防伪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目前,各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产品被假冒,纷纷使用各种商品防伪手段,如采用镭射防伪标识、彩色防伪油墨印刷的防伪标贴、刮开式、揭开式的防伪标识,以增加商品的防伪和保真性能。授权公告号为CN 2548180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激光全息刮开式防伪标识”、授权公告号为CN2558032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揭启隐密型防伪标”、授权公告号为CN2580540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揭启覆膜分条防伪标识”、授权公告号为CN 2583747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彩色覆盖膜刮开式防伪标识”、授权公告号为CN 2602450Y的中国专利“激光刮开式物流防伪标识”以及授权公告号CN 2580541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镭射覆盖膜刮开式防伪标识”中公开了各种采用镭射、彩色防伪、刮开式、揭启式的防伪标识。上述已公开的各种防伪标识均存在着防伪信息保密性不强,易被复制的缺陷,如镭射、彩色防伪标识的防伪信息在可见光下即可用肉眼观察到,刮开式、揭启式的防伪标识虽然采用覆膜的技术将防伪信息隐藏起来,但是覆膜可以轻易的被刮开,仍然存在着防伪信息保密性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防伪标识的防伪信息保密性不强,易被复制的缺陷,提供一种防伪信息保密性强,不易被复制的荧光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荧光防伪标识,包括载体层和载体层上的表面信息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信息层上依次设有荧光信息层和透明保护层。
荧光信息层部分覆盖在表面信息层上。
所述荧光信息层为紫外线荧光纤维层。
所述透明保护层为PET膜或PVC膜或光油层。PET膜或PCV膜或光油层的作用是保护荧光信息层和表面信息层。
本实用新型的表面信息层可以是印刷图层或镭射图层或其他现有技术的防伪信息图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伪信息保密性强、不易复制,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由于荧光信息层只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会显示,在可见光下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得,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一组防伪标识上使用各不相同的防伪信息,即使用一组可变的防伪标识组对产品进行防伪,这样即使造假者使用紫外线设备得到了其中一个或几个防伪标识上的防伪信息,仍然不能实现对改组防伪标识的复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载体层;2表面信息层;3紫外线荧光纤维层;4光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和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下到上依次为载体层1、表面信息层2,表面信息层右侧的上表面设有紫外线荧光纤维层3,透明的光油层4将表面信息层2和紫外线荧光纤维层3覆盖。表面信息层2为印刷图案层,印刷有企业的商标以及防伪查询电话,紫外线荧光纤维层3可以是防伪图案或数字。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表面信息层2的左右两侧的上表面各设有一块紫外线荧光纤维层3,其他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防伪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如光油层可以采用PET膜或PVC膜来代替,紫外线荧光纤维层的位置以及数量也是可以改变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5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磁玻璃器皿
- 下一篇:一种方便式汽车行车饮水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