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式产程促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5592.7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永;张启林;程定超;王传金;韩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01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式产程 促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是一种用于产妇分娩时使用的能够使产程缩短的振动式产程促进装置。
背景技术
产妇在分娩时,有时因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易出现滞产现象,由于滞产易对孕妇及胎儿产生较大危害,所以,本领域为了缩短产程,从而减少难产发生、降低手术产率,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减少产后出血等现象的发生,设计了多种缩短产程的方法,例如:康乐待产椅、产妇多用待产椅、助产带、催生按摩器等。然而,这些技术方案的结构主要是使产妇在待产中尽可能舒适,对产妇缩短产程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如何能够帮助产妇缩短产程,从而减少滞产现象的发生,是本领域一直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式产程促进装置,它能够缩短产妇产程,从而避免滞产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振动式产程促进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一侧与输液架固定连接,框架后部与可调式靠背铰连,可调式靠背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推杆电机与框架铰连,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杆铰连,框架上安装座垫,座垫下部安装振动装置。振动装置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振动装置有振动架,振动架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框架连接,驱动装置有主电机,主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与轴承座连接,轴承座与框架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安装偏心轮,偏心轮上安装偏心轴,偏心轴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振动架连接。振动装置与动力驱动装置连接,振动装置有振动架,振动架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框架连接,动力驱动装置有油箱,油箱与油泵连接,油泵通过油管与液压缸连接,电机与油泵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振动架连接。振动装置是电磁元件。振动架上开设5个弹簧孔,弹簧孔开设在振动架的前侧横边框上一个,弹簧孔开设在振动架的第一纵边框和第二纵边框上各两个。
本实用新型缩短产程的方案是,产妇以坐姿或与坐姿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姿式,在被振动的过程中,使产妇处于运动状态中,使提肛肌向下扩展,肌纤维伸长,肌束分开,使胎儿在振动中下降,从而缩短产程。本实用新型经临床使用证明:当产妇出现待产症状时开始使用,产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未出现不适感,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补充液体,并能够对胎儿实时监测,一般使用1-1.5小时,可出现宫缩现象,并使宫缩加快,使产程大幅度缩短,降低了手术产率,避免了滞产现象的发生,为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提供了进一步保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三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2中动力驱动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中振动架4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5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产程促进装置,包括一个框架6,框架6一般由支撑杆或板组成矩形,框架6后部与可调式靠背2铰连,可调式靠背2与支撑杆18固定连接,推杆电机8与框架6铰连,推杆电机8的输出轴与支撑杆18铰连,框架6上安装座垫3,座垫3下部安装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设计的振动装置,可以有机械结构完成,也可采用现有的电磁元件完成,但是电磁元件的振幅较小,振幅不能调整。较好的结构是机械结构,振幅及频率可调。当采用的振动装置由机械结构完成时,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振动式产程促进装置包括框架6,框架6后部与可调式靠背2铰连,可调式靠背2与支撑杆18固定连接,推杆电机8与框架6铰连,推杆电机8的输出轴与支撑杆18铰连,框架6上安装座垫3,座垫3与振动架4连接,振动架4与弹簧5一端连接,弹簧5另一端与框架6连接。框架6一侧也可以安装输液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5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