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心管柱动力液闭式循环水力活塞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5387.0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明;史锡福;李勇梅;黄宝恩;贾可林;王洪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E21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管柱 动力 液闭式 循环 水力 活塞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水力活塞泵,特别涉及一种同心管柱动力液闭式循环水力活塞泵。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力泵均为动力液开式循环结构,驱动井下泵工作的动力液是从地层产液中分离出来的脱水原油。动力液工作后又与地层产液混合排至地面,部分原油经过脱水、脱气、除砂处理后继续作为动力夜使用。这种结构的水力活塞泵为石油开采发挥着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随着地层含水的上升,动力液不仅处理费用高,而且质量难以保证。②③④由于地层产液是与乏动力液(工作后的动力液混合排至地面,不能直接对其进行计量和取样化验,常常造成产量误算和地层含水不明等。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心管柱动力液闭式循环水力活塞泵,采用同心管闭单独的流道返回地面后重复使用的结构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心管柱动力液闭式循环水力活塞泵,包括井口装置、管醉和水力活塞泵机组,井口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组成一体的下大四通,上大四通、小四通捕捉器、内油管悬挂器、外油管悬挂器和闸阀。所述管柱为同心式结构,内油管上端怀内悬挂器相连接,下端与密封件插头相连接,外油管上端与外油管悬挂器相连接,下端连接于工作筒上端,所述水力活塞泵机组包括安装于工作筒内的打捞头,提升皮碗、提升阀芯、上排出阀、上吸入阀、活塞、缸套、阀芯、拉杆、下吸入阀、下排出阀、密封总成和尾座构成的泵芯,尾座和工作筒下端安装有固定阀组。
其中,所述泵芯为投入式结构。所述工作筒上端安装有密封插座密封插头与其相配合。所述工作筒下与套管之间环空安装有封隔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适用于石油工业领域石油开采,与动力液开式循环水力活塞泵相比,可节省动力液的处理费用,更容易保证动力液的质量,不存产液计量不准的缺陷。
2、动力液独立运动,不与采出液混合,油井产液量计量容易,准确含水率测量准确。
3、油井各项资料清楚,提高了管理水平。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井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柱和水力活塞泵机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同心管柱动力液闭式循环水力活塞泵,包括井口装置、管柱和水力活塞泵机组,井口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组成一体的下大四通14,上大四通9、小四通6、捕捉器4、内油管悬挂器4、外油管悬挂器7和闸阀1。管柱为同心式结构,内油管5上端怀内悬挂器4相连接,下端与密封件插头19相连接,外油管8上端与外油管悬挂器7相连接,下端连接于工作筒23上端,所述水力活塞泵机组包括顺次安装于工作筒23内的打捞头15,提升皮碗16、提升阀芯17、上排出阀21、上吸入阀22、活塞25、缸套26、阀芯27、拉杆28、下吸入阀29、下排出阀30、密封总成31和尾座32构成的泵芯,尾座32和工作筒23下端安装有固定阀组33。
泵芯为投入式结构。工作筒23上端安装有密封插座20密封插头19与其相配合。工作筒23下与套管11之间环空安装有封隔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53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