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轮汽车底盘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5138.1 | 申请日: | 200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晖 |
| 主分类号: | B62D21/06 | 分类号: | B62D21/06;B62D61/10;B62D1/14;B62D1/04;B60G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底盘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书用新型属汽车领域,是一种完全、彻底、颠覆现有汽车底盘设计能给人更安全、更方便、更灵活的五轮汽车底盘。
背景技术
底盘是汽车的根基,就算内饰、造型设计得再美轮美奂,若是底盘的技术水平低下,也必定导致“后天不足”,常听人抱怨某车“发飘”转向时速度不敢太快,担心侧翻,路况稍不好就感觉颠簸等等,可以说,造成这些症结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底盘灯功力不足。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形式系中的悬挂系统。所谓悬挂系统就是连接车轮与车身的结构,目前汽车行业悬挂系统有非独立悬挂、非独立悬挂。独立悬挂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稳定性、舒适性差,转向时易侧翻;独立悬挂优点,稳定性、舒适性较好。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遇侧风、路况差事也易侧翻;急速刹车易甩尾;两种悬挂方式共同缺点是高速行驶爆胎时产生车毁人亡事故;车轴断裂时产生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稳定的五轮底盘。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稳定性、舒适性差,易侧翻,爆胎易出交通事故;并能实现现有技术无法完成的原地360°旋转;单轮驱动迅速转换五轮驱动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五个车轮分别独立固定于车架上,多个单一车轮由固定架构成多个车轮组体,每个固定架上装有两组六个不同方向减震弹簧,改原有车轴为稍宽于车轮的短车轴,安装位置不同于现有技术,为五轮三列四排式结构,中、大型车为七轮三列五排式结构。即五轮指车有一个驱动轮,四个从动轮;纵向看三车轮成一直线,中间轮为驱动轮,前为前轮,后为后轮,另两轮在前轮、驱动轮两侧成一直线排列形成侧轮。四排,是从前到后数依次是前轮、侧轮、驱动轮、后轮。此结构特征是最为稳定、安全,高速行驶时即便发生爆胎其重心不会偏移仍能正常高速行驶。
井式转向系统,两组转向杆行成“井”字型,两长转向杆与前轮、后轮上的转向横杆相连;两短转向杆与两侧轮上的转向横杆相连;两组转向杆交叉点相连与转向盘中;转向盘中设有转向限位装置;转向方杆上连方向盘下连转向盘;此结构转向灵活,单轮驱动能完成原地360°旋转。
完全独立悬挂系统区别与现有技术,先将固定架固定车轮,形成五个单一车轮组体;再将车架固定通过套孔固定固定架;每个车轮固定架上装两组六个不同方向减震弹簧,五个轮共计三十个减震弹簧;此结构简单,稳定性、舒适性好,安全有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对本实用新型五轮汽车底盘结构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完全独立悬挂系统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例完全独立悬挂系统横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井式转向系统俯视图;五轮三列四排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井式转向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例车架结构正视图;车架结构俯视图。
图中1.转向横杆,2.上轴承,3.车架,4.下轴承,5.固定架,6.减震弹簧,7.短车轴,8.车轮,9.长转向杆,10.短转向杆,11.转向盘,12.转向方杆,13.转向限位,14.车架,15.套孔,16.方向盘,17.螺丝,18.连接孔,19.驱动轮,20.前轮,21.侧轮,22.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例中车轮8通过短车轴7与固定架5相连,固定架5上依次安装下轴承4、车架3、上轴承2、转向横杆1,转向横杆1上开有连接孔18,螺丝17固定转向横杆1,形成完全独立悬挂系统。
在图2本实用新型实例中车架3套于固定架5上的杆上两端由上轴承2与下轴承4固定,固定架上装有两组共六个减振弹簧6。
在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驱动轮19、前轮20、两侧轮21、与后轮22位置摆放利于一对长转向杆9和一对短转向杆10交叉,交叉点相连形成井字形结构,长转向杆9与短转向杆10八个头与前轮20、后轮22、两侧轮21上的转向横杆1相连,转向盘11中装有转向方杆12、两个转向限位13,形成井式转向系统。
在图4.本实用新型实例驱动轮19由上的转向横杆1固定于车架14上其余车轮8上的固定架5通过转向横杆1与长转向杆9短转向杆10相连,转向方杆12上接方向盘16下接转向盘11。
在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车架14上开套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晖,未经王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5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滚动电动叉车
- 下一篇:一种墙角护角条包装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