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麻醉喷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4560.5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14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术;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术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A61M19/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麻醉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麻醉喷雾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麻醉是手术前的一项重要而且要求严格的操作技术。目前,在医院的临床上对咽喉部位的疾病,如咽炎、扁桃体、声带等进行诊断或手术治疗时,需要对其进行麻醉。现在使用的麻醉器具有麻醉针头和医用口腔喷雾器,通过麻醉针头在治疗部位进行麻醉时,使用不慎容易伤及口腔内壁,而且一般只有一个针孔,这种结构不仅注射速度慢,而且麻醉药物喷射不分散,麻醉范围小、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麻醉,影响麻醉效果,而且容易延长麻醉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另外,由于使用时,喷头及喷管部位需插入患者口腔,由于不是一性使用的产品,需重复使用,难以消毒灭菌,临床上在给不同的病人使用时,接触病人的唾液,只是通过擦洗消毒,消毒不彻底,且消毒过程麻烦费事费力,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而大多采用的医用口腔喷雾装置,它是利用虹吸原理对口腔进行喷雾麻醉,不仅其本身结构复杂,而且喷雾到口腔内麻药实质到真正需要麻醉的喉头部位很少,即喉头部位麻醉不准确,喉头实际麻醉效果不好,给患者造成痛苦较大。另外,在使用中为了达到对喉头部位的麻醉,还需要反复喷药,既操作不便又浪费药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不易产生交叉感染,而且不易刺伤周围组织,麻醉效果好的医用麻醉喷雾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医用麻醉喷雾器,包括气囊、橡胶管、液体容器和喷雾管,它们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喷雾管与所述液体容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喷雾管的前端部为盲端,所述喷雾管盲端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液体分配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喷雾管是与口腔生理曲线相适应的弧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雾管上设有刻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喷雾管与所述液体容器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病人更换喷雾管,从而防止交叉感染;通过挤压气囊,可以使药液从液体容器进入喷雾管,由于喷雾管的前端部为盲端,而且在喷雾管盲端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液体分配孔,所以通过这种结构不仅可以防止刺伤神经和血管等组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另外,通过液体分配孔可以将麻醉药液均匀的喷射到指定的喉头麻醉部位,麻醉均匀、效果好,在节省药液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操作便利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医用麻醉喷雾器,包括气囊1、橡胶管2、液体容器3和喷雾管4,它们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喷雾管4与所述液体容器3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病人更换喷雾管4,从而防止交叉感染,为病人带来安全。
所述喷雾管4的前端部为盲端,利用具有盲端的喷雾管4可以防止刺伤麻醉部位的血管和神经,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所述喷雾管4的盲端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液体分配孔5,通过液体分配孔5不仅可以使麻醉药液迅速的进入麻醉部位,注射速度快,从而减少了麻醉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通过液体分配孔5可以使麻醉药液分配均匀的喷射在治疗部位,使麻醉均匀,提高了麻醉效果。
所述喷雾管4是与口腔生理曲线相适应的弧形,通过弧形的喷雾管2可以防止与口腔的其它部位相接触,适应咽喉部位生理的要求,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所述喷雾管4上设有刻度6,通过刻度6便于掌握和观察喷雾管4深入咽喉部位的深度,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麻醉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术,未经陈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4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巧小磨片
- 下一篇:一种视频监控光电多功能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