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氟乙烷废催化剂处理的设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4405.3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38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英;李明;韩翠萍;宁欣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9/08 | 分类号: | C07C19/08;B01J2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3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烷 催化剂 处理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氟乙烷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氟乙烷废催化剂处理的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二氟乙烷的生产工艺中,一般采用以氟磺酸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在该反应中催化剂的使用是不可逆的,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的活性也随之降低,当其活性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必须重新更换新的催化剂。反应后所剩废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氟磺酸、氢氟酸、硫酸等,由于氢氟酸、硫酸均为强酸,其对眼睛、皮肤、粘膜以及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及腐蚀性作用,同时其酸性气体的挥发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如何以对该废催化剂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成了目前各生产企业的难题之一。
有些企业对废催化剂的处理采用加碱液中和,使其碳化的方法。但该方法的处理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而且处理时产生的酸性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废渣池需用人工处理,劳动强度大,对职工身体伤害大;处理后的碳化固体物一般采用深埋处理,处理不当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氟乙烷废催化剂处理的设备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系统对废催化剂中的酸性气体进行充分吸收和利用,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氟乙烷废催化剂处理的设备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蒸发釜、一级降膜吸收塔、二级水洗吸收塔和碱洗吸收塔,蒸发釜底部与废渣池连接。
所述蒸发釜与二氟乙烷生产系统中反应釜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1)加热:将反应釜内的废催化剂压至废催化剂蒸发釜内,在蒸发釜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夹带和分解产生的酸性气体完全挥发出来;
2)吸收:经加热蒸发后产生的酸性气体进入水洗吸收装置,通过两级水洗对其进行充分的吸收,生成酸;
3)碱洗中和:为避免酸性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保证系统所排出的气体为中性气体,在两级水洗塔后加一级碱洗系统,用于中和气体夹带的少量酸性气体;
4)中和:留在釜底的废催化剂渣用电石渣水充份洗涤至中性后,深埋。
本实用新型先对废催化剂进行高温分解,然后通过水吸收得到酸溶液。废催化剂在蒸发釜内的分解率较高,分解后的废渣经排出后用电石渣水进行循环洗涤,洗涤效果好而且水的消耗量低,既节能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经过一级水洗和二级水洗可以得到浓度30%以上的酸,可满足市场要求,对环境的污染为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连接流程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蒸发釜,3-一级降膜吸收塔,4-二级水洗吸收塔,5-碱洗中和塔,6-废渣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二氟乙烷废催化剂处理的设备系统,由依次串联连接的反应釜1、蒸发釜2、一级降膜吸收塔3、二级水洗吸收塔4和碱洗吸收塔5,蒸发釜2底部与废渣池6连接。
反应釜1内废催化剂通过管路压入蒸发釜2,蒸发釜2具有蒸汽夹层,通入蒸汽蒸发废催化剂,产生的酸性气体依次通过一级降膜吸收塔3、二级水洗吸收塔4吸收吸收产生的算回收利用,废气继续通入碱洗中和塔5中和放空。蒸发釜2内的废渣进入废渣池6,经电石水洗涤后深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4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