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光控荧光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4075.8 | 申请日: | 2009-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8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利民;刘建敏;王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红壹佰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H05B41/295;H03K17/9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3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光 荧光灯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声光控荧光灯,属灯具技术领域。
三、背景技术:
目前声光控荧光灯是一支灯管、一个镇流器驱动,镇流器由声光接收器件、时基电路、可控硅和三极管、传统荧光灯半桥驱动逆变电路组成。分立器件多、集成度低、调试难度大、控制不准确,灯状态转换时易闪烁、以及荧光灯启动时间不易控制。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声光控荧光灯,主要解决现有的声光控荧光灯集成度低、调试难度大、控制不准确,灯闪烁、以及荧光灯启动时间不易控制等技术弊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声光控荧光灯,它是由电源电路(1)、光控电路(2)、声控电路(3)、触发电路(4)、驱动集成电路(5)、逆变及负载电路(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其电子电路中,光控电路(2)、声控电路(3)分别连接触发电路(4),触发电路(4)与驱动电路(5),驱动电路(5)与逆变及负载电路(6)相连。
如上所述的一种声光控荧光灯,其特殊之处在于:在触发电路(4)中,IC1的2脚与声控电路(3)中的输出端相连,IC1的5脚通过C5接地,IC1的6、7脚并联后接R9、C3的公共端,IC1的4脚通过R12接光控电路(2)的输出端,IC 1的8脚接R9、R7、R5的公共端,IC1的4脚和3脚接D2,IC1的2脚接地,在D4两端并联C4,IC1的3脚通过R10接IC2的1脚;在驱动电路(5)中,IC2的4脚通过C6接地,IC2的5脚接K3的控制极,IC2的的6、8脚间并联C7,IC2的7脚接K2的控制极。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电路紧凑、集成度更高、调试更简单;2、控制更准确;3、有效延长荧光灯管开关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声光控荧光灯电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声光控荧光灯电原理图。
图中:1-电源电路,2-光控电路,3-声控电路,4-触发电路,5-驱动电路,6-逆变与负载电路。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如下:
在电源电路(1)中,电源输入端T2、T1分别串接保险丝F及电感L1后分别接桥式整流器Q1的输入端,在Q1的输入端还并联C1,Q1的输出端并联电解电容C2,正极通过R4接K1基极并接R1的一端及K2的阳极,K1基极通过反接的D3接地,K1集电极串接R3、R2、R1,K1发射极接并联的C4、D4,在光控电路(2)中,光敏电脚R6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R12、R5的一端,R12的另一端接IC1的4脚,R5的另一端接C4的正极;在声控电路(3)中,麦克风S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IC1的2脚及R8的一端,R8的另一端与其活动端相连并通过R7与C4的正极相连;在触发电路(4)中,IC1的2脚与声控电路(3)中的输出端相连,IC1的5脚通过C5接地,IC1的6、7脚并联后连接R9、C3的公共端,IC1的8脚与C4的正极相连,IC1的4脚连接R12的一端及D2负极,IC1的3脚接D2正极及R10的一端,IC1的1脚接地,C3负极接地,R10的另一端接IC2的1脚,D4的正极接地并与IC2的2脚相连,在D4两端并联C4;在驱动电路(5)中,IC2的3脚通过R11接地,IC2的4脚通过C6接地,IC2的5脚接K3的控制极,IC2的的6、8脚间并联C7,IC2的7脚接K2的控制极;在逆变及负载电路(6)中,K2的控制极与IC2的7脚相连,K2阳极与C2正极相连,其阴极与K3阳极相连并连接L2的一端,K3的控制极与IC2的5脚相连,其阴极接地,L2的另一端通过C8接灯丝T3,灯丝T4、T6间并联C9,灯丝T5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IC1为HA17555型时基集成电路,IC2为2520D型驱动集成电路,K1为13003型NPN型三极管,K2、K3为1N50A型场效应三极管,Q1为MS10M型整流器,D3、D4为15V稳压二极管,D2、D3为1N4007型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红壹佰照明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红壹佰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4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型网络通讯数据采集器
- 下一篇:涡轮增压四冲程分层燃烧节能汽油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