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3779.3 | 申请日: | 200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胜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49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ct 扫描 床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
背景技术:
现在在医疗检查中,影像科现有技术的CT机扫描床在检查头颅疾病时,由于CT机上的头托太长,当调整其下垂时易碰到扫描架,这时,机器将自动停机无法正常工作,对特殊部位的冠状扫描经常会受到限制。虽然扫描架能调整一定的度角,但仍达不到临床要求,不能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给影像科检查诊断疾病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头托下调角度太小,无法做标准冠状扫描,并且操作繁琐,不易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活动范围大,能清晰地显示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且能提供非常直观的影像资料的一种影像科CT机扫描床头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涉及由托板、转动轴、轴套、支架、卡轴、手柄和连接板组成。所说的托板为半弧形结构,托板的下面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面设置有轴套,轴套内设置有卡轴,在所说的卡轴的一侧设置有手柄,在托板的下面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端面处垂直固定有插板;插板的横截面为底角为45度的等腰梯形。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时,将插板插入CT机移动床上的燕尾槽内,然后握紧手柄,压紧卡轴,托板即可同转动轴一起沿轴套及支架转动,托板即可按病人情况而调节角度,松开手后托板即可固定位置。这样对重病患者一次性躺在CT机移动床上后,不需移动身体只需调节头托角度即可完成所需扫描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活动范围大,由于能清晰地显示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各科室医生对疾病的治疗,并且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影像资料。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的结构示意图。1-托板2-转动轴 3-手柄 4-卡轴 5-轴套 6-支架 7-插板 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涉及由托板1、转动轴2、手柄3、卡轴4、轴套5、支架6、插板7和连接板8组成。所说的托板1为半弧形结构,托板1的下面设置有转动轴2,转动轴2的外面设置有轴套5,轴套5内设置有卡轴4,在所说的卡轴4的一侧设置有手柄3。在托板1的下面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连接板8,在连接板8端面处垂直固定有插板7;插板7的横截面设置为底角为45度的等腰梯形。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影像科用CT机扫描床头托时,将插板7插入CT机移动床上的燕尾槽内,然后握紧手柄3,压紧卡轴4,托板1即可同转动轴2一起沿轴套5及支架6转动,托板1即可按病人情况而调节角度,松开手后托板1即可固定位置。这样对重病患者一次性躺在CT机移动床上后,不需移动身体只需调节头托角度即可完成所需扫描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活动范围大,由于能清晰地显示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各科室医生对疾病的治疗,并且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影像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胜,未经张忠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3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手术镊
- 下一篇:一种双筒式果丁分级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