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儿药物肚兜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2634.1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5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杰;冯佃芹;赵玉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杰 |
主分类号: | A41B13/00 | 分类号: | A41B13/00;A61M37/00;A61K36/899;A61P11/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儿 药物 肚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辅助设备,确切的讲是一种小儿药物肚兜。
背景技术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身体抵抗力低下,容易罹患感冒、肺炎以及之躯管感染等疾病。一般的治疗措施是抗生素输液治疗,但是,由于婴幼儿的特殊情况,治疗效果很难保证。我国的中医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需要煎汤内服,或者是丹、丸、散剂的成药对于成年人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对于小儿却无法合理的服用,而不能进行中药的治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做了认真地研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小儿服用中药困难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即提供一种小儿药物肚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小儿药物肚兜,具有肚兜[2],脖系带[1]和横系带[5],其特征在于在肚兜[2]的表面具有缝纫线[4]缝合的药粉层[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小儿传统的肚兜和经过粉碎的中药粉与透气的纤维层的混合药粉层的有机组合,使得小儿在佩戴肚兜的同时,通过非接触的透皮吸收,达到对一些病症的治疗目或者实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特别适合小儿感冒、气管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侧面局部剖面示意视图。附图中的序号说明:1、脖系带,2、肚兜,3、药粉层,4、缝纫线,5、横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小儿药物肚兜,具有肚兜[2],脖系带[1]和横系带[5],其特征在于在肚兜[2]的表面具有缝纫线[4]缝合的药粉层[3]。肚兜的结构和传统的小儿戴的肚兜相同,其技术特点是,将经过认真配伍和精选的中药石膏、麻黄、鱼腥草、大青叶、连翘、双花、芦根、茅根、杏仁、甘草,干燥后混合,用粉碎设备粉碎至60目筛筛余10%。然后将其与棉花或者无纺布或者其他的纤维类制品混合均匀形成以纤维为骨架的药粉层,缝制在肚兜的外表面。小儿在戴上肚兜以后,药粉层在小儿的胸部和腹部位置,药粉层内的中药颗粒透过肚兜的布料被皮肤吸收,从而避免了由于小儿拒绝和抵触服用中药的汤、丸、丹、散,而不能得到中药的有效治疗的问题。药物的颗粒不会直接和小儿的皮肤接触因此不会造成对小儿皮肤的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杰,未经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2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纶包芯粒子纱
- 下一篇:摩托车摇臂拉杆式后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