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基体抛光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2121.0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柳长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长信 |
主分类号: | B24D13/02 | 分类号: | B24D1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48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光路8***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体 抛光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基体抛光轮,属于研磨、抛光用产品。
背景技术
研磨、抛光用产品中多使用到拔型砂轮和砂带抛光机,在使用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拔型砂轮(又名磨片),主要是因为此砂轮中间有突出的地方,所以又名拔型砂轮片,其工作面为整体平面结构,没有间隙,冷却性能差,在磨削和抛光时容易烧伤工件,并且,当砂轮与工件不平行时容易划伤工件,工件较薄时还容易划破工件。同时,由于拔型砂轮的基体是硬质的,没有弹性,不可自行调整,当使用中遇到操作不平行的人为因素时,工件无法与抛光体全方位接触,影响工件抛光质量,现有的拔型砂轮在施磨中实际上是一种端面磨削,这种施磨法效率也较低。同理,砂带机在磨抛时,由于砂带是固定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两个轮子都是很僵硬的,导致砂带只能磨抛工件的平面,略有不平的地方,砂带机也无法保证磨抛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基体抛光轮,对工件无损伤,抛光质量好,工作效率高,而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基体抛光轮,有研磨体,其特征在于研磨体粘结在软基体上。
其中:
软基体优选筒状橡胶套,橡胶套中最好衬加纤维,如钢帘线、钢丝网等,增加强度。
将研磨体设计为分散的砂轮组块,砂轮组块间自然形成间隙,构成冷却风槽,冷却性能好,避免在磨削和抛光时烧伤工件,保证工件不受损伤。砂轮组块在橡胶套外侧可规则分布或不规则分布都可。
砂轮组块可由整体砂轮破碎制成,也可将砂轮组块单件制作,实际中,可根据磨抛需求,选择、调整砂轮组块的材质和大小尺寸,再根据电动工具的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软基体磨具。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手提砂轮机、角磨机和电动机上,就可以实现磨削和抛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橡胶抛光轮是平面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基体是软的,即使在操作中砂轮与工件出现略有不平行,软基体会吸收人为偏差,达到既不划伤也不易划破工件,保护工件不受损伤。软基体具有自身调节性能,对表面凹凸不平的工件仍可施磨,而且保证质量和工作效率。
由于砂轮组块是分散的,(粘结在软基体上呈龟背状),砂轮组块之间自然都有缝隙、间隙,形成冷却风槽,冷却风槽随着整机在旋转时就将空气带入了,自然的实现了冷却作用和排削作用,对工件也不再烧伤,更加保护工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砂轮组块厚度最小可为6mm,比最大只能做到4mm厚度的拔型砂轮相比,耐用时间长,使用寿命长,从而减少更换次数,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砂轮组块 2、间隙 3、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基体抛光轮,砂轮组块1在橡胶套3外侧分布,可呈规则分布,也可呈不规则分布,分布的砂轮组块1间有间隙2,形成冷却风槽,橡胶套3中衬有钢帘丝或钢丝网,增加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长信,未经柳长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2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