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行程开关的箱式变电站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1141.6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攀;王克业;李广智;穆晓鹏;郭宪军;孙福鹏;辛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0 | 分类号: | H02B7/00;H02B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行程开关 箱式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的行程开关的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箱式变电站中,行程开关运用得十分的广泛,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来控制箱式变电站内部照明灯,给检修带来方便;二是给箱式变电站远方控制系统提供一组辅助触点,实现开门自动报警的功能,起到远程监控箱式变电站的目的。
目前,在箱式变电站中,满足上述功能的行程开关大多安装在箱体门板内侧立柱,通过门板的开启、关闭来实现行程开关触点的常开、常闭,从而实现上述两种功能。但此种安装方式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程开关的常开、常闭依靠门板的开启、闭合来实现,在门板的闭合过程中会给行程开关触点比较大的冲击力,长期冲击,会缩短行程开关的寿命。
2、行程开关安装在箱体门板内侧立柱处,占据箱体内部一定空间,且在箱式变电站内部柜体吊装过程中容易受到撞击,严重时会损坏行程开关,给箱式变电站内部柜体吊装带来极不便。
3、行程开关安装在箱体门板内侧立柱处,由于箱体密封性的影响,极易凝露,易出现外壳锈蚀、短路现象;而且打开门体后行程开关暴露于外部,影响箱式变电站整体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有行程开关的箱式变电站,其结构简单,行程开关使用寿命长,美观大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箱体门板与箱体横梁,箱体门板内侧固定设有防风滑槽,防风滑槽与箱体横梁之间通过防风拉杆连接,箱体横梁上固定设置行程开关;防风拉杆穿过固定在箱体横梁上的轴套后固接行程开关触点锁件。
基于现代电力系统箱式变电站对行程开关的要求,针对现有行程开关安装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结合目前箱式变电站箱体门板上的防风拉杆,把行程开关的安装结构形式与箱体防风拉杆结合起来,作为一体式机构设计。改变防风拉杆固定座的形状,把行程开关安装在其表面,同时增设一行程开关触点锁件,固定在防风拉杆上,通过防风拉杆的转动带动行程开关触点锁件转动,实现行程开关触点常开、常闭的转换,满足功能上的需求。
箱体横梁背向箱体门板的一侧设有凹槽,行程开关置于凹槽内。凹槽内固定设置固定座,行程开关、轴套分别固定在固定座上。由于行程开关、固定座位于背向门体的凹槽内,打开门体后行程开关、固定座不会暴露于外部,不影响箱式变电站整体美观。且行程开关置于凹槽内,由固定座与凹槽的支撑固定,在箱式变电站内部柜体吊装过程中即使受到撞击,由于固定座的缓冲以及固定座与凹槽的支撑固定,不会对行程开关造成损坏。
行程开关锁件与防风拉杆采用轴孔可拆卸连接形式,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一般采用螺栓.这样当行程开关锁件损坏后便于及时、快捷更换.
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防风拉杆上的锁件与行程触点的接触,其行程开关触点受力小,同时行程开关设计为暗装形式,方便箱变电内部柜体吊装,不易凝露、短路,节省空间,箱变整体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门板9与箱体横梁1,箱体门板9内侧固定设有防风滑槽8,防风滑槽8与箱体横梁1之间通过防风拉杆7连接,箱体横梁1上固定设置行程开关6;防风拉杆7穿过固定在箱体横梁上的轴套4后固接行程开关触点锁件2。
行程开关6通过螺栓紧固在固定座5上,行程开关6与固定座5皆设置在凹槽10内。防风拉杆7两端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其中与箱体横梁1连接的一端穿过轴套4,另一端穿过防风滑槽8并可沿防风滑槽8滑动。用螺栓3将行程开关锁件2紧固在防风拉杆7上,通过箱体门板9的转动带动防风拉杆7上行程开关锁件2转动,实现行程开关6触点的常开、常闭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1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