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筛沙配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1009.5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52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庆骆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配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给固体配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筛沙配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配料机功能单一并且占地面积大,在工地上使用时,常常因为施工需要而经常转移,当需要进行筛沙时,需要将配料机移开,以进行人工筛沙,而自动筛沙机比较少见,且功能也较为单一,滚筒式筛沙机占地面积大,放在工地会造成不便,而筛沙机与配料机的经常更换使用以及经常转移,会增加施工量。
现有的筛沙机,筛子需要被悬挂在料斗的下方,固定机构会经常损坏而影响使用及增加成本,悬挂设置方式会增加空间占用,影响其它自动传送装置机构的设置,减少了自动化程度,并且筛子还需要另外的震动机构,会增加生产使用成本及操作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配料机和筛沙机功能单一、成本偏高、占用空间大、自动化程度低等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成本低、空间小、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筛沙配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自动筛沙配料机,包括两个料斗和设置在横梁上方、料斗下方的两套料斗传送装置以及驱动料斗传送装置的两个电机,横梁的下方还设置有车轮,所述的横梁的下方还设置有运走配料的传送带以及通过大辊轮连接并驱动传送带的电机,传送带设置为一端稍高另一端稍低,传送带的上方,横梁的下边缘上设置有两道行走槽,所述的两道行走槽与传送带同向平行倾斜设置,两道行走槽内分别嵌套有筛子的两个行走轮,所述筛子前端中央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通过偏心辊轮、小辊轮与驱动传送带的电机传动连接设置。
所述筛子的筛面设置成边长为6-10毫米的网眼状筛网。
所述筛子的筛面设置成纵条形的筛子格或者设置为边长为10-30毫米的网眼状筛网,所述筛子格的纵条间距设置为10-30毫米。
所述筛子的行走轮设置为四个,每侧各设置两个,所述的行走轮与两道行走槽嵌套设置,并为滚动配合装置。
所述的两个电机还分别设置有间歇控制开关。
所述的横梁下方的车轮设置在横梁的偏后侧位置,横梁下方两端设置有伸缩活动式的支柱。
所述的传送带的两侧上方还设置有两个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动筛沙配料机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本自动筛沙配料机可以一机多用,既能进行配料以及配料中物料的精选,能为现场生产达到配料规格的混凝土进行配料,还能进行筛沙。2、本自动筛沙配料机占用空间小,自动化程度高,能将配好的料或者筛好的沙子自动传送出来,并且抛到需要的位置。3、本自动筛沙配料机,改装造价成本低,生产使用成本低,作业效果好,非常适合在工地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自动筛沙配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自动筛沙配料机的筛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自动筛沙配料机的筛子安装部位示意图
图中,1、料斗,2、电机,3、料斗传送装置,4、横梁,5、小辊轮,6、电机,7、行走轮,8、挡板,9、大辊轮,10、传送带,11、偏心辊轮,12、连接杆,13、筛子,14、行走槽,15、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自动筛沙配料机,包括两个料斗1和设置在横梁4上方、料斗1下方的两套料斗传送装置3以及驱动料斗传送装置3的两个电机2,横梁4的下方还设置有车轮15,所述的横梁4的下方还设置有运走配料的传送带10以及通过大辊轮9连接并驱动传送带10的电机6,传送带10设置为一端稍高另一端稍低,传送带10的上方,横梁4的下边缘上设置有两道行走槽14,所述的两道行走槽14与传送带10同向平行倾斜设置,两道行走槽14内分别嵌套有筛子13的两个行走轮7,所述筛子13的行走轮7设置为四个,每侧各设置两个,所述的行走轮7与两道行走槽14嵌套设置,并为滚动配合装置。所述筛子13前端中央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通过偏心辊轮11、小辊轮5与驱动传送带10的电机6传动连接设置。倾斜的传送带便于抛洒出配料,倾斜的筛子能更好的将筛出来的杂物自然抛出到与传送带运转相反的方向。所述的传送带10的两侧上方还设置有两个挡板8,更好的便于收集配好的料或者筛好的沙子。
所述筛子13的筛面设置成边长为6-10毫米的网眼状筛网。所述筛子13的筛面设置成纵条形的筛子格或者设置为边长为10-30毫米的网眼状筛网,所述筛子格的纵条间距设置为10-30毫米,以便制作混凝土时筛分一些大的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庆骆,未经宋庆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1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