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拉罐盖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0853.6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永辉 |
主分类号: | B65D17/34 | 分类号: | B65D17/34;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德 |
地址: | 251100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拉罐 盖板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盖板结构,即一种包括拉环、刻痕圈的易拉罐盖板结构,其中拉环通过铆钉铆接在刻痕圈内。
(二)背景技术
现在的易拉罐都是在易拉罐盖板上设置拉环和刻痕圈,通过拉环牵引撕裂刻痕,形成开口。现在的刻痕圈为水滴型,且处于加工方便的考虑,刻痕圈全部位于盖板的平面部分,而没有延伸到盖板边缘的冲压槽内,造成所形成的开口比较小,且偏离罐体边缘,和人们常规的饮用方式有差异,很不方便,人们通常将易拉罐内的饮料倒在其他容器内进行饮用,显然违背其设计的初衷。此外,为了方便人们直接用易拉罐饮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到在罐体内设置一吸管,但由于易拉罐为整体冲压成型,吸管怎么固定在罐体里面以方便取用,以现在的工艺很难实现。
(三)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易拉罐盖板结构,便于人们直接使用易拉罐饮用饮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易拉罐盖板结构,包括圆形的盖板本体和位于盖板本体边缘的冲压槽,在盖板本体上设有水滴型的刻痕圈,并在刻痕圈内顶端铆接有拉环,所述刻痕圈的主弧段位于所述冲压槽内,且其对应圆心角大于4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方案刻意放大刻痕圈的主弧段部分,也就是水滴型的弧顶,并让其位于冲压槽内,似乎这样做增加了其加工难度,但目前的雕刻工艺很容易就能实现。相对而言,该方案更符合人的生理结构,便于人们使用。另外,本方案增加了主弧段的长度,便于人们使用。
上述易拉罐盖板结构,所述主弧段位于所述冲压槽弧顶外侧的外弧圆环上。所述主弧段刻痕槽垂直于盖板本体。
所述主弧段和刻痕圈的径向段通过过渡弧段连接。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易拉罐盖板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冲压槽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环,2、冲压槽,3、刻痕圈,4、过渡弧,5、主弧段,6、圈体,7、弧顶,8、外弧段。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
参照说明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易拉罐盖板结构,包括圆形的盖板本体和位于盖板本体边缘的冲压槽2,在盖板本体上设有水滴型的刻痕圈3,并在刻痕圈内顶端铆接有拉环1,所述刻痕圈的主弧段5位于所述冲压槽内,且其对应圆心角大于45度。
为了防止刻痕圈被撕开后,盖板本体产生的刃口伤人,所述主弧段位于所述冲压槽弧顶7外侧的外弧圆环8上。
所述主弧段刻痕槽垂直于盖板本体,刻痕圈撕开后,其刃口向下,不容易伤人。
所述主弧段和刻痕圈的径向段通过过渡弧段4连接,便于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永辉,未经胡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0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扰流粉碎机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