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系统用激光背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0531.1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9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君;宋刚;万强;李庆华;王纯纯;邱天星;汪延东;张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13/00;F21V8/00;H01S5/02;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勇 |
地址: | 250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系统 激光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显示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系统用激光背光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CD)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液晶显示器也成了现如今市场上比较主流的显示器件。这源于液晶显示器的多种优点:无辐射、能耗小、散热小以及纤巧轻薄、便于携带等。液晶显示器在大多数应用中已经取代了传统的CRT显示器,但是并没有说完全取代。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器显示的色域较CRT范围要小,呈现的色彩不够丰富。我们知道,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它依靠背光源将光线穿过显示面板,展现图形图像。因此,背光源的技术是液晶显示器呈现色彩质量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液晶电视采用的是冷阴极荧光管背光源(即CCFL),它的技术成熟寿命长但也有不少缺点:一是色域较小,一般只能达到NTSC色域标准的72%;二是冷阴极荧光管中含有少量的汞,不符合环保标准;三是漏光现象较普遍,低温启动困难,响应时间慢。随着背光源的发展,光源领域又研制出一些无汞的绿色光源,如:电致发光(EL)、发光二极管(LED)和截止阻挡放电(DBD)等几种类型。但CCFL由于其成熟的技术,低廉的价格在未来几年内仍然是背光源的主流。但是就目前来看,它已经受到了来自其他背光源,尤其是LED背光源的挑战。
LED背光源是近来发展趋势比较快的一种背光源,它有望取代传统的CCFL。LED背光源系统最显著的优点是可以扩大色彩还原性和超高对比度。通过选择适当波长的LED和与之相匹配的彩膜,LED背光源色彩还原范围可以达到NTSC色域标准的105%甚至120%以上。但是LED背光源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它的亮度不够高,再者它的功耗也比较大,色彩呈现范围也没有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设计合理、色域范围更大的液晶显示系统用激光背光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系统用激光背光源,所述激光背光源包括若干个相间排列的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在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的底部设有反射板,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上部设有散射器,散射器上部设有增亮膜。
所述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包括一个六角形导光板,在导光板的中部设有一个腔内倍频表面垂直发射的激光二极管;其中激光二极管发出红光或蓝光或绿光即RGB三基色中的一种;三种颜色的激光二极管所在的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相间排列。
所述红色激光二极管采用波长635nm的激光二极管;绿色激光二极管采用532nm的激光二极管,蓝色激光二极管采用465nm的激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显示设备用背光源采用的是激光二极管阵列。其中红光采用波长635nm左右的激光二极管;绿、蓝光的波长分别为532nm和465nm,采用腔内倍频表面垂直发射激光二极管(Arasor International Ltd)。结构排布为红绿蓝相间的阵列式布局。每个(激光二极管)LD都镶嵌在一个六角形的匀光和导光体中间,诸多六角形就将LD发出的束光“打散”,形成了一个红、绿、蓝相间的发光的光面。
此外,一般的光源投射到液晶面板上的背光是白光,需要经过滤色片才能显示出彩色图像,这样以来造成了色谱的拓宽以及光能量的损失。而本光源采用RGB二极管相间的结构,可以方便地控制三种颜色的二极管顺序发光,实施场顺序显示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激光源的设计,力求得到比较均匀、色纯度高的背光源。采用该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系统,在色域范围、色彩的鲜明程度,成色的逼真程度上都要远远好于现有的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为LD光源排列示意图;
图2为背光源的结构截面图。
其中,1.激光背光源,2.导光板,3.反射板,4.激光二极管,5.散射器,6.增亮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描述了整个激光背光源1的结构。激光背光源1包括若干个相间排列的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在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的底部设有反射板3,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上部设有散射器5,散射器5上部设有增亮膜6。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包括一个六角形导光板2,在导光板2的中部设有一个腔内倍频表面垂直发射的激光二极管4;其中激光二极管4发出红光或蓝光或绿光即RGB三基色中的一种;三种颜色的激光二极管4所在的RGB六角形激光二极管单元相间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0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中型沼气池恒温加热装置
- 下一篇:热交换器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