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0479.X | 申请日: | 200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敏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6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救护车在抢救病人返回的途中,病人需要一边输液,一边要医护人员观察和抢救。在普通的救护车内悬挂吊瓶的通常是吊钩,而在车行进过程中,遇到转弯或路面不平整的时候,车子会发生颠簸,导致输液瓶晃动,少有不慎就可能掉落;这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握吊瓶,保持其稳定,同时医护人员还必须不时地观察病人的情况;这不仅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不利于抢救病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装置的结构包括导气管、汽缸和弹簧,导气管一端连接有泄压阀,另一端与汽缸上端相连接,汽缸内中空的活塞杆上端与中间设置有通孔的活塞相连接,活塞杆下端与中间设置有通孔的圆盘相连接,圆盘下端设置有胶皮;所述的弹簧一端顶在汽缸内部的上端,另一端顶在活塞上端。
汽缸上端设置有单向阀。
泄压阀上设置有按钮。
胶皮形状与圆盘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减小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有助于医护人员照顾病人,有利于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单向阀,2、汽缸,3、活塞,4、活塞杆,5、圆盘,6、胶皮,7、泄压阀,8、按钮,9、导气管,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该装置的结构是由导气管9、汽缸2和弹簧10组成的,导气管9一端连接有泄压阀7,另一端与汽缸2上端相连接,汽缸2内中空的活塞杆4上端与中间设置有通孔的活塞3相连接,活塞杆4下端与中间设置有通孔的圆盘5相连接,圆盘5下端设置有胶皮6;所述的弹簧10一端顶在汽缸2内部的上端,另一端顶在活塞3上端;汽缸2上端设置有单向阀1;泄压阀7上设置有按钮8;胶皮6形状与圆盘5相配合。
当吊瓶底部顶住活塞杆4下端向上运动时,弹簧10被压缩,此时吊瓶底部与胶皮6紧密结合。由于活塞3向上运动,汽缸2内空气由单向阀1排出;当吊瓶停止运动时,活塞3在弹簧10作用力下向下运动,汽缸2内产生负压,将吊瓶吸住;胶皮6可保证吊瓶与圆盘5之间的气密性。要取下吊瓶时,可按下泄压阀7上的按钮8,空气由泄压阀7经导气管9进入汽缸2,汽缸2内负压逐渐减小,弹簧10伸缩,当活塞3向下运动到一定程度时,可取下吊瓶。
实施例:
将汽缸2上端设置在救护车内顶部,抢救病人返回时,医护人员可将吊瓶顶在圆盘5上,吊瓶即被吸住,当救护车到达医院时,手按泄压阀7上的按钮8,即可取下吊瓶。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敏,未经李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0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