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及安装有该蒸发器的空调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0354.7 | 申请日: | 2009-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谢军;李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1/42;F24F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滨生 |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蒸发器 装有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具体地说涉及空调室内机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多用规格φ9.52mm的内螺纹U型铜管,双片翅片宽度为43.30mm。参见图1,该蒸发器由36根φ9.52mmU型管组成,长约900mm。在制冷剂流程设计上一般采用n路进n路出的流程,每个支路呈“U”型或倒“U”型或倒“N”型或组合设置。由于上述蒸发器中的U型管管径较粗,以及翅片宽度较宽,造成耗费材料多,蒸发器成本高,导致空调器价格高。蒸发器中的分液用的分液器基本采用的为文丘里分液器,分液稳定性较差。该蒸发器制冷、制热性能和EER满足规定要求尚可,但成本明显相对较高,性能稳定差,波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及安装有该蒸发器的空调器,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耗费材料多,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包括U型管、翅片和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外径为规格Φ7.0mm的内螺纹型铜管,所述双片翅片宽度采用27.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U型管的中心跨距为2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制冷剂流路采用n路进n路出的流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制冷剂流路采用8进8出形式,其中,第1~6路和第8路的制冷剂流向呈倒“U”型设置,第7路的制冷剂流向呈倒“N”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分液器为1路进管8路分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技术设计改进,提供一种使用落地式室内机蒸发器(新老蒸发器的迎风面积相当),采用规格φ7.0mm的内螺纹型铜管作为U型管,单翅片片宽采用13.60mm,双翅片宽度为27.2mm,U型管的中心跨距为21mm。通过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的设计,使其制冷性能和制热性能与原有φ9.52mmU型蒸发器相当,且性能稳定性还优于原蒸发器。通过这种技术改进设计,最终实现空调器产品的降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为现有蒸发器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系统流程图,
图3本实用新型蒸发器实施例的轴侧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1、蒸发器;2、U型管;3、翅片;4、分液器;5、制冷剂流路;5-1、第7路制冷剂流路;d、U型管中心跨距;W、双片翅片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2、图3和图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是双排蒸发器1,蒸发器1中的U型管2采用内螺纹铜管外径为φ7.0mm。
蒸发器1中还包括进气管组件、出口管组件和弯头或中间跨接管组成。制冷剂流路5采用n路进n路出的流程,本实施例采用8路进8路出的方案。制冷剂流路支路一般呈倒“U”型或倒“N”型布置或由倒“U”型和倒“N”型组合。蒸发器的进口制冷剂为干度小的两相流体,出口干度为100%的过热气体,因此分支流路位置越高流量越小。
本实施例的蒸发器1为制冷量为12000W空调器使用,该蒸发器1由43根外径为规格为φ7.0mmU型管2组成,长903mm,U型管2的中心跨距d为21mm。双片翅片3宽度w为27.20mm。φ7.0mmU型管2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设计经验值为1500W分1路,主要综合制冷剂流速和压力损失的平衡,即12000W分8路,因此该实用新型蒸发器采用8进8出设计,新型压降型分液器4也为1分8。第1~6路和第8路管中的制冷剂流向呈倒“U”型布置,第7路制冷剂5-1程呈倒“N”型布置。汽液两相制冷剂由总进液管经新型压降型分液头后分为8个支路,进入蒸发器,出口为8个支路,由总出口管汇总后回到压缩机。本实用新型蒸发器使用的内螺纹铜管较原方案节约了25.4%,亲水铝箔较原方案节约了50.7%,有效降低了实际成本。
制冷时,蒸发器上产生凝结水,从上往下流动,因此蒸发器从顶端起越往下凝结水越多,风阻越大,换热性能就越差。综上,将进气管组件上分液器位置设置在蒸发器中部左右,各分液支路长度和内径可调,以适应具体个支路流程制冷剂分配微调的需要。该技术方案采用的分液器为新型压降型分液器,由于落地式室内机制冷量一般为≥5000W,因此流路设计一般超过3路,流路分得越多,每一路的换热负荷和分液就越难,分液稳定性也越差。新型分液头可有效提高每一个支路分液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0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氯化锆提纯方法
- 下一篇:非共沸工质自复叠制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