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体式散热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0920019175.1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3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韩福涛;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巨洋神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G09F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二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散热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大屏幕拼接系统的显示单元箱体。
背景技术
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由拼接显示墙和相应控制系统组成,而拼接显示墙是由多个显示单元拼接而成,而显示单元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箱体、屏幕和光机。箱体是显示单元的框架,为显示单元提供形体骨架和独立空间,屏幕挂接在显示单元的前面,而光机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形成人们看到的图像。
光机是专为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研发的一种特殊的投影机,它不需要漂亮的外壳,但由于它要承担7*24小时全天时不间断的工作,所以它对散热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光源处的散热,需要比较大的散热窗口和比较强的气流。但由于该光机的源都设计在侧面,所以为了利于光源散热,主散热窗方向多数设计在侧面,少数设计在光源上方后侧。
由于拼接显示墙的结构,决定显示单元箱体的上、下、左、右、前方都是全封闭的,只有后盖板上面可以有散热窗口。为了使光机散出的热量尽快排除箱体内部,避免箱体内温度过高影响光机工作,生产商采取了两种方法:
所用光机的散热窗方向在光源上方后侧的生产商,将箱体后盖板的散热窗设计在正对光机散热窗的位置附近,并在盖板该处安装一小段正对光机散热窗出的金属散热通道,使光机散出的热量大部分随散热通道经后盖板的散热窗口直接排除箱体,只有少部分进入箱体内部。
所用光机的散热窗方向在光机侧面的生产商,由于光机散热窗所对的箱体侧面为全封闭设计,第1条中所述的散热通道无法应用在本箱体内,所以生产商只能在后盖板上设计多个散热窗,并在散热窗口处安装排风扇,期待这些排风扇能够使箱体产生足够的空气对流,将箱体内的热量通过后盖板的散热窗散出箱体外部。
由于安装了散热通道,以上第一种散热方式稍优于第二种,它可以使光机的大部分热量快速排除箱体,只有少部分滞留箱体内部,并使箱体内部轻度升温,但缺点是光机吹出的散热气流冲击在散热通道靠近光机的采风口处,会产生较大噪音;且光机散热窗的这种设计使得散热气流是首先穿过光源向上吹,然后才转而向后吹出,并且这种散热窗不可能设计的足够大,所以该光机的散热设计本身就不如将散热窗方向设计在侧面的光机,所以多数商家采用的还是后者。
采用第二种散热方式的光机自身散热可以得到保证,但箱体内的热量却不能及时排出。由于箱体除后盖板之外的各方都是全封闭的,所有的散热窗都设计在箱体后盖板上,所以仅仅依靠后盖板上的排风扇根本不可能使箱体产生足够规模的气流将热量带出箱体,且紧贴在后盖板上的排风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此种情况,本使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结合以上两种散热方式的优缺点,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产生噪音低的,可安装于采用侧面散热式光机的显示单元箱体的弯体式低噪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弯体式低噪散热通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弯体式低噪散热通道,包含一个转向采风道,一个缓冲风箱,一个束口出风道,其整体形状呈中间粗、两头细的特点,且是弯曲的。
通道前端为转向采风道,体型弯曲,使得吹向机箱侧面的散热气流转向向后方排出。
该转向采风道前端阔张为橡胶采风口,靠近并笼罩整个机芯散热窗,但与机芯不接触,这样既保证了绝大部分散热气流。
该出风道末端通过橡胶出风口与箱体后盖连接,避免通道的震动传导到箱体。
转向采风道、缓冲风箱和出风道内壁都附有一层均匀分布的绒毛,可以有效消除震动,降低空气动力的噪声。
所述的散热通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箱体侧面,且固定装置与箱体内壁之间存在一层减震垫,避免震动的传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反射调整装置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采用弯体式设计,可安装于采用侧面散热光机的显示单元箱体内,为该类箱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散热方式,在不加大噪声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2、该装置的采风口和出风口及中间的连接装置均采用橡胶材料,利于消除震动和降低噪声。
3、该装置的各部分风道内壁都附有一层均匀分布绒毛,当气流冲击风道内壁时,沿壁面吸收许多微小的小旋涡,从而降低空气动力的噪声。
4、该装置固定在单元侧壁,但固定装置与侧壁之间有减震垫,与光机散热窗靠近但不接触,与后盖之间通过橡胶出风口接触但不固定。这些措施有效消除或降低了气流震动向光机和箱体的传导。
5、采风弯道采用弧形设计,而不是直角转弯,有利于气流顺畅通过,减低了气流对采风道内壁的冲击,有效降低了震动和噪音且使得散热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巨洋神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巨洋神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9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单元式幕墙安装的可调节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高效转化CO2的光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