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炉前氧气嘴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16930.0 | 申请日: | 200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库;乔有为;齐永成;温恒太;马继斌;贾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C21B7/16;C21B7/1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氧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前氧气嘴。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炉前作业离不开氧气,使用氧气时必须用氧气嘴,氧气嘴的作用是前端与烧氧管相连接,后端与胶皮管相连接,后部还有调节氧气量的旋钮,操作者手执氧气嘴后部,烧氧管插入铁口烧氧作业,作业方便并且有密封作用,一般的氧气嘴为直式氧气嘴,在炉前生产的实际操作中,用氧气烧铁口、风口或从事其它作业时都需要将氧气嘴前端的烧氧管压弯,如果不压弯进行烧氧作业时,被氧气冲出的炽热渣铁星等很容易溅到操作者身上,而操作者一边烧氧气一边压烧氧管不安全,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炉前氧气嘴,以解决炽热渣铁星伤人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炉炉前氧气嘴,包括前端和后端,其特征在于,后端被向下折弯。
所述的后端长度为700~900mm。
所述的折弯从距前端L为300~350mm处开始,折弯角度α为25~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后端折弯后,炽热渣铁星等不易溅到操作者身上,安全程度大大提高,非常适用于现场实际氧气各种作业,且操作简单方便,因为加长了后端,在烧铁口时操作者不需用手握氧气带从而避免了由于氧气带泄露造成回火伤人,保证了安全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高炉炉前氧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1-前端 2-后端 3-烧氧管 4-氧气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2,现有技术中高炉炉前氧气嘴为直式氧气嘴,用氧气烧铁口、风口或从事其它作业时都需要将氧气嘴前端1上连接的烧氧管3压弯,如果不压弯进行烧氧作业时,被氧气冲出的炽热渣铁星等很容易溅到操作者身上,在烧铁口时操作者用手握氧气带4易引发氧气泄露造成回火伤人。
见图1,一种高炉炉前氧气嘴,包括前端1和后端2,后端长度为700~900mm,比普通的长度延长200~300mm并向下折弯,折弯从距前端1处300~350mm处开始,折弯角度α为25~35°.实施例中后端2被延长了300mm,折弯从距前端1L为300mm处开始,折弯角度α为30°.改进后操作者在烧氧时,不必再进行烧氧管3压弯作业,减少了压弯烧氧管3时,导致的烧氧管3脱落、松动、漏气的可能性,而且加长了后端2,不再需用手握氧气带4避免了氧气泄露造成回火伤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6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高炉煤粉的装置
- 下一篇:带阶梯的阴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