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热稳定性强度高的沥青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16848.8 | 申请日: | 2009-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严少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少煜 |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C3/00;F28D15/02;F28F19/02;F28F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热稳定性 强度 沥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被我国大多数干线公路所采用,特别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更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典型路面结构。高速公路路面一旦出现病害,维修起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各种病害应以预防为主。车辙和推移是与沥青路面热稳定性强度相关的主要病害,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和推移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升高时,沥青逐渐变软,并发生膨胀变形和流变,所以沥青混合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差、抗塑性变形能力低的特点。夏季气温较高,而且深色沥青路面对太阳光的高吸收率导致沥青路面温度不断升高,在路面行驶车辆车轮碾压反复作用下,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出现泛油或油层推移而形成油包、波浪形成车辙和推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沥青路面热稳定性,减轻或防止车辙和推移等病害的路面热稳定性强度高的沥青路。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沥青路的路基上设有若干根热棒。该热棒是两端密封的真空管,管内填充有低沸点工质如液氨、二氧化碳等液体,其可利用液汽相的转换对流循环来实现热量传输。该热棒蒸发段位于沥青路基内,最好接近路面的部位,该热棒冷凝段则位于沥青路基外即路基的侧面(一侧或两侧),与空气直接接触。最好热棒表面设有防腐涂层,热棒冷凝段设有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的热棒蒸发段近似呈水平,为便于热棒内部工质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该热棒蒸发段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呈5~8度倾斜角,本实用新型的热棒可以是直棒也可以是冷凝段向上翘的曲拐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夏季沥青路温度不断升高并高于空气温度时,上述热棒蒸发段中的液体工质则吸收沥青路中的热量蒸发成汽体,蒸汽在压差的驱动下流动至热棒冷凝段,遇到较冷的管壁放出汽化潜热,冷凝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把沥青路的热量源源不断地传输到空气中,同时又将沥青路面的温度控制在其流变温度以下,提高沥青路面热稳定性,减轻和防止车辙和推移等病害的发生。在夏季的夜间或其它季节,沥青路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液体工质蒸发的蒸汽到热棒冷凝段后,由于冷凝段管壁温度较高,蒸汽不能冷凝,达到汽液相平衡后,液体停止蒸发,热棒停止工作,不会将空气中热量传输到沥青路面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热棒具有传热能力大、传热温差小、启动温度低、均温性能好、单向传热等优点,因此可有效降低沥青路面的温度,减轻或防止车辙和推移等病害的发生;2、无需消耗动力,运行经济;3、可长期可靠运行,并且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路面热稳定性强度高的沥青路的示意图中,在沥青路的路基1上设有8根热棒2,这些热棒蒸发段位于沥青路基内接近路面3的部位,这些热棒蒸发段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呈5~8度倾斜角。上述热棒冷凝段则位于沥青路基外的两侧面,与空气直接接触。上述热棒表面设有防腐涂层,热棒冷凝段设有散热翅片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少煜,未经严少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6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