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料锅炉袋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6091.2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祥;于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宏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卜海慧 |
地址: | 12211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料 锅炉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式除尘器,特别是一种生物质作燃料的锅炉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已成为各个工业部门的重要任务,所以寻求新的能源刻不容缓。我国生物质燃料,如玉米秸、小麦秸、棉花秸、稻壳和果木枝条等非常丰富,每年仅秸杆、稻壳就有7.2亿多吨,其中至少6.0亿t可作为能源使用;每2吨秸杆的热值至少相当于1吨标准煤,如将这些生物质材料作为锅炉的燃料,将节省大量燃煤。
现已经开始有用秸杆和稻壳作为锅炉燃料,特别是袋除尘器被广泛用于净化含尘烟气,燃烧后的含尘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布袋除尘器的滤袋外表面穿透进入滤袋内,这个过程中烟气中含有的灰尘物质被滤袋过滤聚集在滤袋的外表面,使排放的烟气符合标准。但由于秸杆和稻壳燃烧后飞灰的颗粒细,质量轻,而且湿含量高的,采用常规的袋除尘器进行捕集就存在一定困难,这种除尘器的进气方式多数采用下进气,其结构示意图见图5,因为下进气与飞灰沉降的方向相反,而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袋除尘器如仍采用下进气,会大大降低除尘效率。所以需要研制一种适合捕集生物质燃料飞灰的袋除尘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适合捕集生物质燃料飞灰的生物质燃料锅炉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袋除尘器,包括设在壳体内的净气室[3]、过滤室[2]、阀箱[4]、控制气流的提升阀[5]、过滤室下部的灰斗[7]以及进气口[1]与出气口[13],过滤室[2]中装有滤袋和袋笼,其内部由隔板组成若干个独立的室,过滤室[2]上部为净气室[3],每个净气室均与阀箱[4]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设在壳体的下侧面,在进气口[1]处设有挡风板[8],挡风板[8]与进气口之间留有进气通道,与进气口相对方向为纵扩散室[10],与纵扩散室[10]相垂直的壳体进气口侧为横扩散室[9],在横向与纵向扩散室之间均设有导风板[11]。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显著特点:根据燃烧生物质燃料飞灰的性质,采用侧向进气方式和相应设计结构,增设了导风板和分布板,使气流转而向下,与粉尘的沉降方向相同,有助于粉尘沉降;该除尘器结构简单,设备使用周期长,除尘降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除外壳后侧进气方式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沿B-B向俯视图。
图5为现有袋除尘器下进气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进气口1、出气口13、过滤室2、净气室3、阀箱4、控制气流的提升阀5、旁路阀6和过滤室下部的灰斗7组成。由过滤室2和净气室3组成工作壳体,过滤室2内部由隔板组成若干个独立的室,内置滤袋和袋笼,过滤室2上部为净气室3,内置喷吹管,每个净气室均与阀箱4相通,双列工作壳体之间连通进出气总管。
参见图2、图3和图4,本除尘器的进气方式为侧进气,即进气口1设在壳体的下侧面,在进气口1处设有挡风板8,挡风板8与进气口之间留有进气通道,与进气口相对方向为纵扩散室10,与纵扩散室10相垂直的壳体进气口侧为横扩散室9,在横向与纵向扩散室之间均设有导风板11,在净气室3侧上方设有出气口13。当含尘气体从进气口1进入后,与挡风板8相碰撞,较大的的颗粒由于惯性作用,气流中的粗颗粒粉尘直接落入灰斗,起到预收尘的作用。然后在挡风板8的作用下,气流同时进入横向扩散室9和纵向扩散室10,经其中的导风板11和分布板12进入过滤室2中的滤袋(参见图3),粉尘被捕集在滤袋的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进入袋室上部的净气室3,经提升阀5汇集到出风管排出。当滤袋外部的粉尘聚集到一定厚度,脉冲阀自动动作(由清灰程序控制仪控制),一股压缩气流进入喷吹管,并从一组喷孔喷出,高速气流带动周围空气经喷孔分别喷入各个滤袋内,使捕集在滤袋外壁上的粉尘脱落。脱落的粉尘沉降到灰斗7中。
本实用新型在进气口1处还设有旁路阀6,当设备工况出现异常时,为保护滤袋,此时旁路阀阀板自动开启,使进入设备的高温烟气经过旁路阀门直接排入大气;当设备恢复正常时,此时阀板将自动关闭,使设备处于正常过滤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宏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朝阳宏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6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中承接产品的装置
- 下一篇:多组分共注注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