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选矿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15905.0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春;王景乐;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001 |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许冠忠 |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选 矿浆 温度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选矿浆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浮选矿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矿物加工过程中,浮选是一种常用的选矿方法,为了使矿石中有用矿物更好地分离,浮选所用的药剂朝选择性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每一种浮选药剂都有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才能发挥其最佳捕收效果的特性,因此,在浮选过程中,控制矿浆的温度范围变得尤为重要。
对浮选矿浆温度的要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自然温度便能满足浮选温度要求,在北方夏季矿浆的温度达到20℃左右,冬季矿浆的温度达到10℃左右,而浮选的温度要求达到40℃左右;二是自然温度不能满足浮选温度要求,则需要对矿浆进行预先加热,达到一定温度范围后,再进行浮选作业。目前,对于第二种情况,基本上是采用暖气对矿浆进行预先加热,使矿浆温度达到所要求的浮选温度,而对浮选矿浆温度控制时,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矿浆温度的测量结果,凭经验对暖气阀门进行手动调节,通过调节阀门开度的大小,来实现对浮选矿浆温度的控制。采用此方法,缺点是不但不能及时准确的把矿浆温度控制在最佳范围,而且矿浆温度波动大,造成浮选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浮选效果和选矿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操作人员调整难度大,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才能把温度控制到最佳范围,不但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调整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选矿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改变人工控制浮选矿浆温度的方式,达到提高浮选效果和提高选矿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浮选矿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浮选矿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矿浆搅拌槽、与此矿浆搅拌槽连接的浮选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浮选设备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的矿浆搅拌槽与暖气系统之间设有电动控制阀和气体流量计,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的输出端分别与接口模块输入端相连,电动控制阀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接口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此接口模块与微型控制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人工控制浮选矿浆温度的现状,可把浮选矿浆温度及时、准确、稳定的控制在最佳浮选温度范围,为浮选过程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从而提高浮选分选效果。降低了浮选尾矿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稳定了浮选产品质量,增加选矿综合经济效益。降低了浮选药剂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浮选矿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矿浆搅拌槽3、与此矿浆搅拌槽3连接的浮选设备4,其特征在于在浮选设备内设有温度传感器5,在所述的矿浆搅拌槽3与暖气系统1之间设有电动控制阀8和气体流量计9,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和气体流量计9的输出端分别与接口模块7输入端相连,电动控制阀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接口模块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此接口模块7与微型控制机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浮选矿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是在暖气系统1对矿浆进行预先加热前,在矿浆搅拌槽3的下面设有电动控制阀8,此电动控制阀8用来控制暖气流量的大小,实现对浮选矿浆温度的自动控制。通过管路2与电动控制阀8相连接的气体流量计9不但可以检测暖气流量,而且必要时可对暖气流量进行控制,可达到控制矿浆温度的目的。在浮选设备4(浮选机、浮选柱)内放置一温度传感器5,实时对浮选矿浆温度进行检测。采用接口模块7把电动控制阀8、气体流量计9和温度传感器5的信号接入微型控制机6。操作时,先设定浮选矿浆温度的最佳范围,微型控制机6根据浮选矿浆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电动控制阀8的开度来控制暖气流量的大小,达到自动控制浮选矿浆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5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