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燃料燃气轮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5037.6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强 |
主分类号: | F02C3/26 | 分类号: | F02C3/26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代理事务所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燃料 燃气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动力机械领域的机械,具体地说是固体燃料燃气轮机。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以前,燃气轮机使用气体燃料,而固体燃料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利用固体燃料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料,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固体燃料燃气轮机。该机将固体燃料转化为气体作为气体燃料,解决燃气轮机使用固体燃料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在燃烧转换器的上部设有燃料进管,其内通过翻板轴安装有两层翻板燃料开关,燃料进管下端与燃烧器的上部相通并连接固定,在燃烧转换器的下部设有收渣腔,其下端连接有卸渣管,在其内通过卸渣翻板轴安装有两层卸渣翻板;在燃烧转换器的内部安装有燃烧器,其内上中部安装有大孔箅子,下中部安装有小孔箅子,燃烧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在燃烧器的小孔箅子的下部为旋风室;从旋风室内引出热气流导管,并与燃气轮机进气口相通,燃气轮机的排气孔通过废气箱后经过余热排出管排出;燃气轮机轴与压气机发电机相动力传递,压气机的出口与送风管和送风分管相连接,送风分管与燃烧器壁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煤或生物质能及固体可燃物通过燃烧转换器转换为热气流,以其推动燃气轮机、压气机和发电机旋转,使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电能。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热能利用率和热效率高的优点。适宜作为以固体燃料为燃料的燃气轮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体燃料燃气轮机结构图
图中,1.燃烧转换器,1.1.燃料进管,1.11.翻板燃料开关,1.2.收渣腔,1.3.卸渣管,1.31.卸渣翻板,2.燃烧器,2.1.大孔箅子,2.2.小孔箅子,2.3.进风孔,2.4.旋风室,3.热气流导管,4.燃气轮机,5.废气涡轮,6.发电机,7.废气箱,7.1.余热排出管,8.送风管,8.1.送风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1所示,在燃烧转换器1的上部设有燃料进管1.1,其内通过翻板轴安装有两层翻板燃料开关1.11,燃料进管下端与燃烧器的上部相通并连接固定,在燃烧转换器的下部设有收渣腔1.2,其下端连接有卸渣管1.3,在其内通过卸渣翻板轴安装有两层卸渣翻板1.31;在燃烧转换器的内部安装有燃烧器2,其内上中部安装有大孔箅子2.1,下中部安装有小孔箅子2.2,燃烧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孔2.3,在燃烧器的小孔箅子的下部为旋风室2.4;从旋风室内引出热气流导管3,并与燃气轮机4进气口相通,燃气轮机的排气孔通过废气箱7后经过余热排出管7.1排出;燃气轮机轴与压气机5发电机6相动力传递,压气机的出口与送风管8和送风分管8.1相连接,送风分管与燃烧器壁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固体燃料通过燃料进管、翻板燃料开关的上层和下层加入到燃烧器内,在加入燃料时,翻板起到分别封闭进管的作用。加入到燃烧器腔内的燃料点燃后,与来自于压气机和送风管、送风分管供应的压缩空气相作用,进行燃烧,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体积膨胀,压力增加,向燃烧器下部运动,此时,固体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未完全燃烧的颗粒被小孔箅子阻挡,继续燃烧,燃料在大孔箅子以上和小孔箅子以上同时燃烧所获得的高压热气流在旋风室中形成旋转气流,经过热气流导管流入燃气轮机壳内,推动燃气轮机运转,经过燃气轮机排出的废气通过废气箱,预热来自于送风管和送风分管的冷空气,使其升温,而后从预热排出管排出,由于其还有一定的温度,可以应用到利用热能的场合。
与燃气轮机轴相动力传动的压气机随同燃气轮机旋转,产生压缩气流,经过送风管和送风分管通过进风孔供给燃烧器高压空气,用于与燃料作用燃烧,产生热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固体燃料在燃烧器内燃烧产生气态的热气流,实现了固气转化;2、与燃气轮机相连接有压气机和发电机,减少传动损耗;3、通过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送风管和送风分管在废气箱预热后送入到燃烧器内,节省了能源;4、在燃烧器内分设大孔箅子和小孔箅子,使固体燃料实现了分级燃烧,增加了燃烧面积,并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燃料,包括煤、生物质能颗粒、有机垃圾及其它可燃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强,未经王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5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泵轴承快速装卸器
- 下一篇:摩托车曲轴连杆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