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脱粒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14687.9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洲 |
| 主分类号: | A01F7/02 | 分类号: | A01F7/02;A01F12/22;A01F11/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 |
| 地址: | 110148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脱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脱粒机在脱粒后棒体易破碎,使籽粒杂物较多,不易清理。且现有的脱粒机大多是专机专用,不同的农作物需用不同的脱粒机。如:玉米脱粒机、高粱脱粒机等等。由于不能通用,农民就需要配备不同的机器,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机器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脱粒机。它是通过改变脱粒装置的结构,使脱粒后的籽粒杂物少,棒体完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脱粒机,包括机架、喂入斗、脱粒装置及回收室,所述的脱粒装置包括一中轴、至少两个钢轮及4个钢轮轴,所述钢轮均安装于中轴上,钢轮轴沿钢轮圆周均匀设置,在钢轮轴上间隔设有多个脱粒柱,且相邻两钢轮轴上的脱粒柱交错设置。
所述的钢轮为在圆环柱一端固定钢板构成,沿钢板边缘均匀设有4个第一孔,沿圆柱环圆周均匀设有4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位于相邻两第一孔之间。所述钢轮的圆环柱外径D为115——125mm,钢轮的钢板两对角孔心距h为148——155mm。所述相邻钢轮间的距离a为230——235mm。
适用于玉米脱粒的脱粒柱为一端带有第三孔的垂片,通过其上的第三孔套装在钢轮轴上,相邻垂片间通过轴套间隔。所述的相邻垂片的内边距b为25——33mm。所述的垂片孔心距垂片端部最长的距离c为40——50mm,垂片的厚度d为9——11mm。
适用于谷子、高粱、小米、小豆等杂粮的脱粒柱为一端带有弧度的圆弧柱,其安装时的弧度方向与工作时脱粒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该圆弧柱带有弧度端与垂直线间的夹角α为16——20°。所述的相邻圆弧柱间的距离e为68——72mm。所述的圆弧柱整体长度f为65——73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脱粒装置下设籽粒出口,侧面设棒杆回收室,使籽粒和棒杆分离。不同的脱粒装置分别适用不同的农作物,其钢轮结构为适应于安装不同的脱粒装置,多个钢轮位置的设定,是为了增强其强度,延长脱粒装置的使用寿命。其适用于玉米的脱粒装置,采用在钢轮轴上套装垂片构成,相邻钢轮轴上的垂片交错设置,使其脱粒效果好,且脱粒后的玉米棒完整、不破碎。其适用于高粱、谷子、小豆等杂粮的脱粒装置,采用在板条钢轮轴上焊接圆弧柱构成,相邻板条上的圆弧柱交错设置,且其圆弧柱的弧度方向一致,与工作时脱粒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圆弧柱即能托带草杆又能甩掉草杆,使脱粒后杂物少,易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脱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垂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中脱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圆弧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钢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0、喂入斗6、脱粒装置5、回收室7、凹板筛8、电动机2及传动机构4,脱粒装置5置于机架10上,其上部设有喂入斗6,下部设有凹板筛8,在脱粒装置5一端通过传动机构4连接有电动机2,另一端为回收室,用于回收玉米棒或脱粒后的穗杆;在凹板筛8的下部设有两个滑板9,两滑板9间形成粮食出口,在粮食出口下端的清粮风道25内设有籽粒流量调节板11及水平风量调节板24,在清粮风道25和电动机2间设有吸风扇3,用于清理粮食杂物。 如图2所示,本例所述的脱粒装置包括一中轴12、至少两个钢轮13及4个钢轮轴16,本例选4个钢轮13,所述钢轮13均安装于中轴12上,钢轮轴16沿钢轮13圆周均匀设置,在钢轮轴16上间隔设有多个脱粒柱,且相邻两钢轮轴16上的脱粒柱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洲,未经李学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