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钓鱼手竿线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3331.3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2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白鸿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鸿禄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手竿线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钓鱼用渔具,是安装在钓鱼手竿握把后部的一种线轮。尤其是能在遇到大鱼时,对钓竿、钓线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防止跑鱼的线轮。
背景技术
目前钓鱼使用的渔竿主要分手竿、海竿、手海竿三种。由于手竿钓鱼获鱼率较高但遇大鱼时经常出现折竿、断线、断钩现象。其原因主要有;1、新手经验不足提竿时机不准,没等渔竿立起来就被大鱼拉成拔河状。由于没有渔竿呈弓形的弹力,造成断线断钩。2、鱼相对太大,提竿力量过大造成折竿。3、为了提高获鱼率用手竿钓鱼使用小钩细线,遇大鱼拿不上来。海竿适合钓大鱼,但获鱼率较低。手海竿有前两种钓竿的优点,但是成本较高且使用没有手竿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手竿钓鱼易跑大鱼及折竿、断线。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按装在手竿握把后部的线轮。其主要结构由线轮壳体、线轮轴、摩擦片、绕线轮、拉力调节钮、摇把、止退簧片等组成,特征是轮壳体是两个轴心相互垂直且相贯圆筒的结合体,其中一个圆筒与钓竿插接,另一个圆筒是线轮的主轮壳体,线轮的主轮壳体圆筒一侧封闭端面中心孔安装线轮轴,由另一侧开口方向安装绕线轮,线轮轴靠止退簧片与棘轮控制只能收线方向摇动摇把,线轮放线动作是松开调节钮后,向外拉线而被动放线。线轮的安装方法是先把手竿后堵及第一节竿梢去掉,轮线从竿后穿入从第二节竿梢穿出栓上别针,(别针方便与钓线连接)然后将手竿握把插到线轮的连接口上。使用时先把钓线挂在别针上,把拉力调节钮调松,依次拉出渔竿后再把拉力调节钮调到轮线拉力稍小于子线最大拉力的位置。正常钓鱼时与其它手竿一样,没有任何影响,一但遇到大鱼及提竿不到位,渔竿呈拔河状时线轮能自动放线,由于轮线有拉力,待大鱼筋疲力尽时,摇线轮收回轮线,提竿到位溜鱼.抄鱼。达到不折竿.不断线.不跑大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装在手竿上使用,即能达到手竿钓鱼的获鱼率,又能在遇到大鱼时象海竿一样不跑大鱼,而且比手海竿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2是图1C-C向的轮廓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线轮壳体,2.绕线轮,3.拉力调节钮4.线轮轴,5.麽擦片6.挡圈7.止退簧片,8.棘轮,9摇把体,10摇把销钉,11.摇把钮轴,12.摇把钮,13轮线,14.渔竿。
具体实施方式
钓鱼时把钓线挂在第二节竿梢前的别针上,把拉力调节钮(3)调松,把钓竿(1)逐节依次抻出时,拉动轮线(13),带动绕线轮(2)放线,渔竿支好后再把拉力调节钮(3)调到轮线的拉力稍小于子钓线的拉力,以保证不会拉断钓线。
正常钓鱼时,由于鱼的拉力小于轮线(13)的拉力加上渔竿(14)呈弓型时轮线(13)在渔竿(14)内的摩擦力的合力,所以绕线轮(2)不会放线。当遇到大鱼及提竿时机不准时,渔竿(14)形成拔河状时,鱼的拉力大于绕线轮(2)的摩擦力,绕线轮(2)会自动放线。待大鱼筋疲力尽,旋紧拉力调节钮(3)提竿呈弓型后,摇动摇把钮(12)通过摇把钮轴(11).摇把体(9).摇把销钉(10).线轮轴(4).麽擦片(5)带动绕线轮(2)收线捕获大鱼。
止退簧片(7).棘轮(8)防止轮轴(4)反转造成乱线及通过麽擦片(5)绕线轮(2)对轮线(13)形成反向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鸿禄,未经白鸿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类加工机组用原料供给及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伐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