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微量水蓄能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1478.9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泓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泓杉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7/10;H02J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辽宁省大连市沙***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蓄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设备,尤其是一种便于安装的引微量水蓄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能是国家发展、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在我国,至今仍有一些偏远地区处在无电状态,致使该区居民的生活、教育、通讯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发电站通常采用风能、水利或者煤炭燃烧发电,但是,现在所有的发电装置都存在体积巨大、占地面积极大、不便安装拆卸、造价高等问题,不适合推广使用,无法随处自主安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引流蓄水后进行能量转化发电的新式发电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微量水蓄能发电装置,用于解决普通发电装置不便安装、造价昂贵、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引微量水蓄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架、连杆、集水球、转轴、发电机、蓄电池,在转轴表面按照120度等分安装三根等长连杆,转轴横向架设在支架顶端,并通过齿轮组与发电机连接组成联动装置,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组成蓄电装置,连杆顶端安装集水球,三根连杆所在平面为竖直面;所述支架为框架式结构,底面宽大,顶端对应转轴两侧为开放式结构,支架底面安装橡胶阻挡板和橡胶卡放板,且橡胶阻挡板和橡胶卡放板处在转轴正下方,并分装在转轴下方两侧,两者间宽大于集水球直径;集水球顶面开设进水孔,所有进水孔方向、位置一致;进水孔的直径为80mm;在相邻两根连杆之间焊接加固杆;集水球的重量、大小、形状完全一致;所述阻挡板由两片竖直橡胶片组成,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卡放板由两片竖直橡胶片组成,两者叠放组成封口状;在发电机上安装电压表。
采用上述结构后,发电时,把该装置放置在山涧、溶洞、屋檐等流淌水流的地方下面,以溪水、屋檐流水、溶洞滴水作为水源,将此水源引入集水球蓄水,蓄满的集水球瞬间下落,形成冲击力,经过阻挡板、卡放板后,摆弧240度瞬间放水,原在卡放板内集水球也随之上摆弧240度,进入蓄水位置,再次开始蓄水,依次循环。由于集水球下落带动连杆、主轴和齿轮组转动,驱动发电机发电工作,并向蓄电池充电。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应用广泛、体积小、安全可靠,可随处安装,适合在偏远无电地区使用,可分户发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微量水蓄能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引微量水蓄能发电装置的阻挡板和卡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支架、2为连杆、3为集水球、4为转轴、5为发电机、6为蓄电池、7为阻挡板、8为卡放板、9为进水孔、10为齿轮组、11为加固杆、12为电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引微量水蓄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架1、连杆2、集水球3、转轴4、发电机5、蓄电池6,在转轴4表面按照120度等分安装三根等长连杆2,转轴4横向架设在支架1顶端,并通过齿轮组10与发电机5连接组成联动装置,发电机5与蓄电池6电连接组成蓄电装置,连杆2顶端安装集水球3,三根连杆2所在平面为竖直面;所述支架1为框架式结构,底面宽大,顶端对应转轴4两侧为开放式结构,支架1底面安装橡胶阻挡板7和橡胶卡放板8,且橡胶阻挡板7和橡胶卡放板8处在转轴4正下方,并分装在转轴4下方两侧,两者间宽大于集水球3直径;集水球3顶面开设进水孔9,所有进水孔9方向、位置一致;进水孔9的直径为80mm;在相邻两根连杆2之间焊接加固杆11;集水球3的重量、大小、形状完全一致;所述阻挡板7由两片竖直橡胶片组成,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卡放板8由两片竖直橡胶片组成,两者叠放组成封口状;在发电机5上安装电压表12。其中,如图1所示,集水球1号引水进行蓄能为势能冲击力做准备(集水球可蓄水1.2L)。集水球2号,为保证1号集水球引水蓄能,为保证3号集水球泄水为零,在控制位置稳定,随动。集水球3号,泄水为零,为下一个集水球引水蓄能准备。正常时引水蓄能的1号集水球在水满的瞬间释放下摆运动,保证三个集水球各摆240度(集水球1下落时,集水球2号挤出卡放板上移,集水球1号也通过阻挡板和卡放板,形成240度位移),各到其位。只要水不停,依次类推。每4秒钟工作一轮(时间是随水流量而定,但至少2-3秒)。
阻挡板功能:
(1)阻尼增加摩擦力。
(2)挡集水球防止反弹。当1号集水球引水满后瞬间下摆的同时又带动2、3号空载的集水球摆动,为保证各到其位,先阻尼摩擦。尤其3号集水球摆动240度后,先经阻挡板后进入槽内,由于惯力能轻度碰到卡放板为防止回弹,这时阻挡板起到第二个作用,挡一下,以免集水球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泓杉,未经董泓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1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