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气净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1115.5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0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谊;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东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24;B01D53/04;C10K1/02;C10K1/20;C10K1/3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32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气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生物质燃气机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气技术正成为农村新能源利用的热点技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生物质燃气机组,虽然在燃气净化处理方面设置了多种净化装置,但上述燃气净化装置还不能有效控制燃气的焦油含量,燃气的热值也不是很理想,终端燃气的品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气热值理想,焦油含量低,终端燃气品质高的生物质燃气净化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燃气净化系统,它包括:底部设有进气口的初级净化器及顶部设有出气口的次级净化器;所述初级净化器的上部经连通管与次级净化器的底部相通;在所述初级净化器中部区域内设有初级过滤柱;在所述次级净化器中部区域内设有次级过滤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初级过滤柱包括设有中孔的初级装配版及设有中空通道的滤芯;所述滤芯的端部与初级装配版固定相接;所述中空通道经中孔与连通管相通;所述中空通道的底部固定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次级过滤柱包括次级装配管板及单元滤芯束;所述单元滤芯束的端部与次级装配管板固定相接。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芯包括玻璃纤维层及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与玻璃纤维层相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滤芯束可采用纳米滤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燃气热值理想,焦油含量低,终端燃气品质高,从而可有效避免燃气在使用时对周围环境的腐蚀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生物质燃气净化系统,它包括:底部设有进气口4的初级净化器1及顶部设有出气口5的次级净化器2;所述初级净化器1的上部经连通管3与次级净化器2的底部相通;在所述初级净化器1中部区域内设有初级过滤柱6;在所述次级净化器2中部区域内设有次级过滤柱7。本实用新型所述初级过滤柱6包括设有中孔10的初级装配版8及设有中空通道9的滤芯11;所述滤芯11的端部与初级装配版8固定相接;所述中空通道9经中孔10与连通管3相通。在所述中空通道9的底部固定设有挡板16。当然,本实用新型初级过滤柱6也可设计成初级装配版8加套筒结构,在加工时,可将套筒作成蜂窝状筒壁,过滤材料装配在蜂窝状筒壁内。为强化过滤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次级过滤柱7包括次级装配管板12及单元滤芯束13;所述单元滤芯束13的端部与次级装配管板12固定相接。针对不同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述滤芯11包括玻璃纤维层14及活性炭层15;所述活性炭层15与玻璃纤维层14相接。基于增加终端燃气品质的考虑,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滤芯束13采用纳米滤材,当然也可采用其它过滤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待净化燃气从进气口4进入,经滤芯11中的玻璃纤维层14及活性炭层15进行初级净化后进入中空通道9,再由连通管3进入次级净化器2;燃气在经滤柱7中的单元滤芯束13过滤后从出气口5流出。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东,未经李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1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