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连轧机组汽、水除尘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9685.0 | 申请日: | 2009-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武 |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15/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文顺 |
| 地址: | 0644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除尘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企业的轧机除尘装置,特别是热连轧机组汽、水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企业的热连轧机组粗、精轧机在钢板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氧化铁烟尘,四处飞逸,红烟滚滚,很短的时间内,即造成轧机、厂房的极度污染,设备失去本色,轧线变得很不美观。产生的大量氧化铁烟尘,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身心构成严重的健康隐忧,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极易产生矽肺等不良疾病。氧化铁烟尘对轧机设备,尤其液压系统、电路系统等精密部件容易造成各种设备故障,甚至威胁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氧化烟尘过大,视线阻挡,不利操作人员工艺控制和维修人员点检,不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对整个厂区的环保达标构成极大的困难。
目前,用于除尘的方法基本有两种:1、干法除尘:包括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等;2、湿法除尘:包括高压水除尘等。由于轧机生产线多水、多蒸汽,采用干法除尘显然不适,只能采用湿法除尘,即高压水除尘。高压水除尘原理是试图利用高压水幕的机械力把钢板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氧化铁烟尘压住,但除尘效果均不理想,虽投资很大,但大都弃而不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连轧机组汽、水除尘装置,提高除尘效果,改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确保安全生产,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热连轧机组汽、水除尘装置包含水管、空气管、汽水混合室、喷嘴、轧机切水板,水管、空气管与汽水混合室连通,汽水混合室设置在轧机切水板上,汽水混合室设有喷嘴。
所说水管与轧钢车间净环水管网连接,空气管与轧钢车间压缩空气管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精扎机组和粗轧机组,例如用于精扎机组,把车间净环水、压缩空气分别引至布置在精轧机出口上下切水板的汽、水混合室,在混合室内,水、气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最终形成水汽(雾状)高速喷出。热轧带钢经过,令所喷出的水汽(雾状)在上、下切水板间瞬间形成炽热汽团,利用热能,迫使轧制中的氧化铁在此汽团中被吸附、沉降,随轧辊冷却水流入冲碴沟,使氧化铁烟尘最终得到抑制,起到除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汽水混合、瞬间形成炽热汽团、利用带钢自身热能除尘,提高了除尘效果,改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确保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总球阀1、减压阀2、钢管3、汇流排4、储气罐5、球阀6、管路7、金属软管8、喷嘴9、切水板10、水管11、空气管12、汽水混合室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实施例中,热连轧机组汽、水除尘装置包含水管11、空气管12、汽水混合室13、喷嘴9、轧机切水板10,水管、空气管与汽水混合室连通,汽水混合室设置在轧机切水板上,汽水混合室设有喷嘴9。
本实施例是精扎机组除尘,从车间净环水管网引出一路净环水(水压不低于3公斤/立方厘米),经总球阀1、减压阀2、钢管3至汇流排4,从汇流排4分出四路水,经球阀6、管路7分别至精轧机传动侧牌坊近端;从车间压缩空气管网引出一路压缩空气(气压不低于5公斤/立方厘米),经球阀、减压阀至储气罐5,分出四路压缩空气,经球阀分别布管路至精轧机传动侧牌坊近端;经金属软管8,分别将已引至精轧机传动侧牌坊近端的压缩空气由空气管12处接入、净环水由水管11处接入安装在上(下)切水板10的汽水除尘装置的核心部分——汽、水混合室13,在混合室内,水、气按一定比例(水、气体积比约为1∶10)充分混合,借助压缩空气的动能,最终形成水汽(雾状)通过喷嘴9高速喷出;热轧带钢经过,令所喷出的水汽(雾状)在上、下切水板间瞬间形成炽热汽团,利用热能,迫使轧制中的氧化铁在此汽团中被吸附、沉降,随轧辊冷却水流入冲碴沟,使氧化铁烟尘最终得到抑制,起到除尘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武,未经李进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