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力吸排液泵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9126.X | 申请日: | 2009-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艳萍;刘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艳萍;刘春艳 |
| 主分类号: | F04B9/123 | 分类号: | F04B9/1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51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力 吸排液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排液泵,尤其涉及一种气力吸排液泵。
背景技术:
通常的抽液泵利用电源或压缩空气驱动马达实现抽吸液体的功能,或是把标准油桶内的液体抽到外部容器,或是把外部容器内的液体吸入标准油桶,只能完成一种功能。通常的吸排液泵是一个可以实现上述两种功能的装置,吸排液泵有泵体和物料通道两个部件。使用时,泵体旋入标准油桶的G1/4”小口上,物料口旋入标准油桶的G2”大口上,使用和携带都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构简单、合理、使用广泛的气力吸排液泵。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气力吸排液泵包括有泵体、抽气排气单元,排液安全阀,切换按钮,排吸气口,物料通道,所述泵体内部设有所述抽气排气单元;所述泵体上部设有所述排液安全阀,所述排液安全阀与所述抽气排气单元上端连通;所述排液安全阀上部设有所述切换按钮;所述排液安全阀包括有阀体,阀杆,阀片,所述阀体置于所述泵体上部,并与所述抽气排气单元上端连通,在所述阀体内设有所述阀杆,所述阀杆顶端与所述切换按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底端设有所述阀片,所述阀片可在所述阀杆上滑动;所述泵体下部设有所述排吸气口,所述排吸气口与所述抽气排气单元下端连通,所述排吸气口内部设有吸液浮球阀;所述泵体一侧设有压缩空气接口;所述泵体另一侧设有所述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外部容器,所述物料通道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标准油桶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泵体和物料通道集中在一个装置上;一体化设计便于使用和携带;体积小、重量轻;泵内设有排液安全阀和吸液浮球阀;通过切换按钮使排液和吸液切换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泵体1,抽气排气单元2,排液安全阀3,切换按钮4,排吸气口5,物料通道6,阀体7,阀杆8,阀片9,吸液浮球阀10,压缩空气接口11,外部容器12,标准油桶13,G2”大口14,G1/4”小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气力吸排液泵包括有泵体1、抽气排气单元2,排液安全阀3,切换按钮4,排吸气口5,物料通道6,泵体1内部设有抽气排气单元2;泵体1上部设有排液安全阀3,排液安全阀3与抽气排气单元2上端连通;排液安全阀3上部设有切换按钮4;排液安全阀3包括有阀体7,阀杆8,阀片9,阀体7置于泵体1上部,并与抽气排气单元2上端连通,在阀体7内设有阀杆8,阀杆8顶端与切换按钮4底部固定连接,阀杆8底端设有阀片9,阀片9可在阀杆8上滑动;泵体1下部设有排吸气口5,排吸气口5与抽气排气单元2下端连通,排吸气口5内部设有吸液浮球阀10;泵体1一侧设有压缩空气接口11;泵体1另一侧设有物料通道6,物料通道6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外部容器12,物料通道6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标准油桶底部13。
吸液过程:把外部容器12内的液体吸入标准油桶13,将气力吸排液泵密封安装在标准油桶13的G2”大口14上,密封标准油桶13的G1/4”小口15,打开压缩空气接口11的阀门,此时抽气排气单元2开始工作,把标准油桶13抽真空,外部容器12内的液体通过物料通道6吸入到标准油桶13内,液体达到一定液位,吸液浮球阀10上浮堵住排吸气口5,液体就不再被吸入。
排液过程:把标准油桶13内的液体排入外部容器12,将气力吸排液泵密封安装在标准油桶13的G2”大口14上,密封标准油桶13的G1/4”小口15,打开压缩空气接口11的阀门,同时按下切换按钮4,此时阀片9封住抽气排气单元2出口,气流通过排吸气口5进入标准油桶13内加压,把标准油桶13内的液体通过物料通道6排入外部容器12,如果桶内压力过大,排液安全阀3会自动打开泄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艳萍;刘春艳,未经汪艳萍;刘春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9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