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双层中心贯通集热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8789.X | 申请日: | 200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程浩;程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浩 |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48;F24J2/46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少华 |
| 地址: | 014010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双层 中心 贯通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双层中心贯通集热管。
背景技术
现行太阳能利用中,是单热管集热方法集热的,即,单热管的一端插入玻璃真空集热管里,占热管总长的80%左右,叫吸热端。另一端在玻璃真空管外,叫冷却端,占热管总长的20%左右。冷却端插入水箱中,完成间接热交换,即,把热管吸收的热量通过冷却端不停地把热能间接地传导给水箱里的水。是利用热学里的“热传导”原理完成的热交换。在利用单热管集热的方法中,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热功效率低、热能损耗大、水温上升慢。二是传热面积小、不能自动循环。因此,利用范围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行单管集热方法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能损耗小、热功效率高的太阳能双层中心贯通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内管,其特征是:内管的长度不小于外管的长度,外管套在内管外,形成双层套管结构,外管的两端口与内管的管壁间是封闭的,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间留有间隙、形成空腔,在内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述外管、内管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管,如:铜管、铝管、铝合金管等,或非金属管,如:陶瓷管、碳素管;
上述外管和内管间的空腔最好为真空腔体;
在上述外管和内管间的空腔内可注入热传导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热能损耗小、热功效率高,水温升温速度快;同时达到了热水器的水自动循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3、内管5,外管3、内管5均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管,如:铜管、铝管、铝合金管等;内管5的长度不小于外管3的长度,外管3套在内管5外,形成双层套管结构,外管3的两端口与内管5的管壁间是封闭的,外管3的内壁与内管5的外壁间留有间隙、形成空腔4,在内管5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1。为了达到最佳的传热效果,空腔4最好抽成真空,而且在空腔4中应加入热传导介质,如:甘油。
应用时,本实用新型与热水器水箱连接,水箱中的冷水由进水口2进入本集热管中,与内管5管壁进行热交换,水升温后上升从本集热管的上出水口1流回水箱中。吸热过程:外管3吸收太阳热能后升温,带动空腔4中的热传导介质升温,热传导介质升温后,热传导与内管5,内管5升温后又与双层集热管中心通道(内管)的水发生间壁对流,使水升温从出水口1流出,出水口1流出的热水推动循环系统(水箱)的冷水前行,从进水口2又进入双层集热管内,这样循回往复实现了取热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浩,未经程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8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