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支架及具有该电路板支架的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6456.3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8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 健 |
地址: | 266555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支架 具有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与机壳的电路板支架,及具有该电路板支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固定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一般的做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在电子设备的机壳上加工出固定孔,然后将电路板固定在固定孔中。机壳上的固定孔是根据电路板设计时对孔位的需求来加工的,如果机壳上的固定孔与电路板需求的孔位不一致,则难以将电路板直接安装在机壳上。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使用电路板支架,固定电路板时,首先将电路板支架固定在机壳上,然后再将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上即可。当电路板需求的孔位不同时,只需要更换合适的电路板支架就能完成电路板在机壳上的安装。
但是目前,一般的电路板支架和机壳之间的装配是卡扣形式的,即通过卡槽和卡钩的配合将电路板支架和机壳装配在一起。这种装配形式虽然具有免用安装工具,装配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但是卡槽和卡钩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小,而且当受到震动或撞击时,卡槽和卡钩之间的结合状态也不稳固,因此难以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之间、以及电路板支架和机壳之间的牢固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支架,能够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之间、以及电路板支架和机壳之间的牢固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电路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用于穿设紧固件的第一连接孔;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机壳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用于穿设紧固件的第二连接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孔为至少两个。
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为与所述螺钉配合的螺纹孔。
为维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连接孔设在所述第一凸台上。
而且,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的承载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的承载面平齐。
或者,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承载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的承载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连接孔设在所述第二凸台上。
为提高所述电路板支架的强度,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加强肋。
所述电路板支架由耐冲击性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支架,由于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穿设紧固件,以固定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并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孔中穿设紧固件,以固定电路板支架和机壳,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紧固件所提供的结合力相对较大,而且当受到震动或撞击时,所述紧固件所提供的结合状态也较稳固,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之间、以及电路板支架和机壳之间的牢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电路板支架,所述电路板支架能够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之间、以及电路板支架和机壳之间的牢固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上述电路板支架,在所述电路板支架上设有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上设有上述电路板支架,由于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穿设紧固件,以固定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并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孔中穿设紧固件,以固定电路板支架和机壳,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紧固件所提供的结合力相对较大,而且当受到震动或撞击时,所述紧固件所提供的结合状态也较稳固,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之间、以及电路板支架和机壳之间的牢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支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路板支架的一种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路板支架的另一种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支架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路板支架及具有该电路板支架的电子设备,所述电路板支架能够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支架之间、以及电路板支架和机壳之间的牢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