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防护报警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6200.2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6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忠;张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成忠;张武旭 |
主分类号: | E05B45/02 | 分类号: | E05B45/02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容振全 |
地址: | 570000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防护 报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防护报警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锁大多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锁头体,是锁的主要部分,安装在门上,由锁舌、弹簧、钥匙孔及外壳等组成,另一部分是安装在门框上的能够插入锁舌的锁扣板。在一般情况下现有防盗锁只能由原配钥匙开启,虽然能起到防盗作用,但不论锁头体采用的是双簧或三簧,其防护功能都是同时进行,一旦遭到外力破坏,其损坏也是同时受到的,而且一般的防盗锁不具备报警功能,当锁被破坏时,不能为事主所发觉,这也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虽然有的在门上加装报警装置,但往往是在门遭到破坏被打开之后才报警,在相关人员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的这段时间内,也给破坏人员留下一定的作案和逃匿时间,不能满足防盗报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二次防护报警锁,其采用二次防护及报警装置相结合能有效地在受到外力侵害时起到二层防护和及时报警作用,达到保护使用者利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次防护报警锁,由锁头体和锁扣板组成,锁头体由锁舌、弹簧、钥匙孔及外壳组成,其特征是:锁扣板由舌板、壳板、开关和报警器组成;所述舌板是一个长方形钢板,前端设有锁舌孔,用于插入锁头体上的锁舌,中间设置稳固孔,可利用螺丝钉将舌板进行固定,同时螺丝钉也对本锁起到第一次防护作用,尾部两侧设有凸起,可以控制开关和起到第二次防护作用;所述壳板是一块长方形钢板,在钢板上设置能够插入舌板的孔槽,在孔槽上设有两个与底部钢板相通的舌板固定孔,插入孔槽的作用是当舌板插入后利用螺丝钉穿过舌板固定孔、舌板上的稳固孔将舌板进行固定使其不能左右摆动,再一个是卡住舌板尾部的凸起,起到第二次防护作用,在壳板上设有开关安置孔,用于放置开关。
运用时,锁头体固定于门上,开关与报警器连接后放置在壳板的开关安置孔中,将壳板固定于门框上;将舌板插入壳板的孔槽中用螺丝钉固定,使舌板的凸起部分压在开关的常闭位置上,让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当门锁遭受外力破坏时,用于固定舌板的螺丝钉是受力点,对锁扣板起到第一次防护作用,在螺丝钉折断后,舌板会随着外力的方向外滑,压迫开关,接通报警电路,报警器工作,同时舌板尾部的凸起又卡在壳板的孔槽上,起到第二次防护作用,使门不能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打开,从而达到二次防护及报警的功能。
在锁扣板的壳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开关安置孔,利用舌板尾端两旁的凸起,可安装相应的报警器到小区保安室或连通房主的手机,有效地进行多方位的报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原有防盗锁上进行改装,成本低,采用两次不重叠的防护和报警功能,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减少使用者的损失,更好地达到保护使用者的利益,更大地维护了使用者的安全、财产不受损失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板的舌板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板的壳板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板组装好的正常状态参考图。
图中:1、舌板;2、凸起;3、稳固孔;4、锁舌孔;5、壳板;6、开关安置孔;7、舌板固定孔;8、孔槽;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舌板1是一个长方形钢板,前端设有锁舌孔4,中间设置稳固孔3,尾部两侧设有凸起2。
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壳板5是一块长方形钢板,在钢板上设置能够插入舌板的孔槽8,在孔槽上设有两个与底部钢板相通的舌板固定孔7,在壳板上设有开关安置孔6。
在图3中,开关9与报警器连接后放置在壳板5的开关安置孔6中,将舌板1插入壳板的孔槽8中并用螺丝钉固定,使舌板的凸起2压在开关的常闭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成忠;张武旭,未经高成忠;张武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6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逃生功能的电动锁锁体
- 下一篇:一种光学拾音器的半透镜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