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开槽的轻质墙砖成型机械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04840.X | 申请日: | 2009-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傅俊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三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3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开槽 轻质墙砖 成型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开槽的轻质墙砖成型机械。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国情,墙砖的发展总体要求是由黏土质向非黏土质、由实心向空心、由小块向大块、由重质向轻质、由低强度向高强度、由耗能高向耗能低、由单向功能向多向功能墙体发展。
现有的轻质墙砖,突出了建筑过程中对于墙体的轻质、节能、节地、利费、保温、隔热、高强等功能,因此,新型轻质墙板的实施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可取代普通的混凝土空心砖、实心砖成为墙体改革的主要材料。
传统的轻质墙砖,在制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手工操作,效率极低,且制造工艺复杂,在性能、工艺、构造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具有开槽(例如电线槽、固定槽一类的)的轻质墙砖,制造工艺更为复杂。通常是在轻质墙体砖制成后再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出电线槽和固定槽,这种方式在二次加工的销、切时无法保证尺寸。另一种方式是人工的组装好模具后,进行注浆成型,再拆模取出制品;这样工艺烦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开槽的轻质墙砖成型机械,能够机械化快速制造轻质墙砖,且能够一次成型具有开槽的轻质墙体砖,相比较现有的方式工艺简单且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开槽的轻质墙体砖制造机械,包括机械本体,所述机械本体设有成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包括相对设置且位置相适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以及相对设置且位置相适配的侧模具;所述上模具、下模具、侧模具连接动力输出部,其所述上模具和/或下模具能够在所述动力输出部的驱动下相对移动,所述侧模具能够在所述动力输出部的驱动下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上模具动力输出部、下模具动力输出部、侧模具动力输出部;所述上模具、下模具和侧模具分别连接上模具动力输出部、下模具动力输出部、侧模具动力输出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动力输出部为油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侧模具内表面设有“山”字型突起。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开槽的轻质墙体砖制造机械,包括机械本体,所述机械本体设有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包括相对设置且位置相适配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以及相对设置且位置相适配的侧模具;所述上模具、下模具、侧模具连接动力输出部,其所述上模具、下模具、侧模具分别能够在所述动力输出部的驱动下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开槽的轻质墙体砖制造机械,能够通过机械方式连续生产具有开槽的轻质墙体砖,同时可以在使用上模具和下模具、侧模具压制轻质墙体砖,这样就可以在压制方形轻质墙体瓷砖的同时,使用侧模具在轻质墙体砖的侧壁压制出类似于电线槽、固定槽一类的开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具有开槽的轻质墙体砖制造机械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械本体1,所述机械本体1设有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包括相对设置且位置相适配的上模具2和下模具3、侧模具4,所述上模具2、下模具3、侧模具4连接动力输出部,并能够在动力输出部的驱动下相对移动。这样工作时就可以从四周同时压制,一次成型。其中动力输出部包括:上动力输出部21、下动力输出部31、侧动力输出部41;上述的三个动力输出部协同运动,使上模具2、下模具3、侧模具4一起压制出具有开槽的轻质墙体砖。其中,上动力输出部21、下动力输出部31、侧动力输出部41均为油缸。
在工作时,如图1所示,上模具2及下模具3移动,压制成方形轻质墙体砖。然后如图2所示,位于四周的侧模具4移动,如图3所示,在方形轻质墙体砖的四周压制出如图4所示的凹槽。由于侧模具4内表面为“山”字型,因此在轻质墙体砖的表面形成了三条凹槽。中间较大的凹槽为电线槽,另两个凹槽为固定槽。当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侧模具4内表面的形状以形成不同数量和深浅的凹槽。
其中,可以做成上模具固定、下模具可移动,也可以做成下模具固定、上模具可移动,也可以做成上模具和下模具都可以移动。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三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三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4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轧机中轧辊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步道石制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