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动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4517.2 | 申请日: | 2009-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5/03;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 芳 |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机构,特别涉及应用于小型电子产品的半自动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滑盖式手机,数码相机、MP4等家电产品、电子词典、遥控式电子产品中经常会使用带滑盖式装置的半自动滑动机构。现有技术中常用于各类滑盖式装置上的半自动滑动机构,特别是手机滑轨的半自动滑动机构,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在滑动机构的上、下滑板之间装有坚固件固定的S形或长城形状的弹簧,其不足之处是:首先,弹簧受加工时应力影响,致使弹簧的平面度无法控制,且因空间影响,极易与上、下滑板之间发生磨擦,产生异音和外观面的划伤。其次,受开关影响,使弯曲的机构过多,而导致弹簧应力集中点较多,致使弹簧寿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极易与FPC(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刮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使用眼镜形模组作为上下滑轨的连接件,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包括相对滑动的滑轨上板和滑轨下板,在滑轨上、下板之间的空间内还包括一弹性连接模组,弹性连接模组斜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滑轨上板、滑轨下板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连接模组呈眼镜形状,包括上盖、下盖和弹簧,弹簧中部扣接在上、下盖体之间的一侧边内、两端部呈卷曲状,所述两端部分别与滑轨上板、滑轨下板铆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滑轨上板和滑轨下板上分别设有复数个铆接孔,弹性连接模组可选择性地铆接于复数个铆接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滑轨上板两侧边设滑槽,滑轨下板两侧边设导轨,导轨和滑槽相适配且可相对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结构简单、生产不良率低;弹性连接模组厚度较薄,不易与上下滑板之间发生摩擦;弹簧应力集中点较少,可以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眼镜形模组的弹簧部分可根据不同弹力要求而改变不同段的R角来实现不同的弹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六视图(其中2-A为正视图;2-B为俯视图;2-C为仰视图;2-D为左视图;2-E为右视图;2-F为立体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滑轨上板,2-弹性连接模组,3-滑轨下板,11-滑槽;12-滑轨上板铆接孔;21-上盖;22-下盖;23-弹簧;24-连接铆钉;31-导轨;32-滑轨下板铆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以手机滑轨的滑动机构为例),包括可相对滑动的滑轨上板1和滑轨下板3,滑轨上板两侧边的内侧设滑槽11,滑轨下板两侧边设导轨31,所述导轨和滑槽相适配(即导轨可插入滑槽中)且可相对滑动。在滑轨上、下板之间的空间内设弹性连接模组2,弹性连接模组斜向设置,且呈眼镜形状,包括上盖21、下盖22和弹簧23,弹簧为三段结构,中部扣接在上、下盖体之间的一侧边内,两端部外露并呈卷曲状(便于安装铆钉),两卷曲状的端部通过连接铆钉24分别与滑轨上板、滑轨下板铆接。在滑轨上、下板滑动过程中,弹性连接模组不会与滑轨上、下板触碰,可避免划伤。
如图1所示,在滑轨上板设两个滑轨上板铆接孔12,在滑轨下板相对位置处设两个滑轨下板铆接孔32,这样弹性连接模组可选择性地铆接于上述相应的铆接孔中。可根据不同弹力要求来改变不同段的R角从而实现不同的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机构结构、加工工艺简单,厚度较薄,生产不良率低。眼镜形模组的弹簧部分可根据不同弹力要求而改变不同段的R角来实现不同的弹力。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4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