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牙的改良式植根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3712.3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龙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植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涉及牙科医疗领域,尤指一种植牙的改良式植根。
背景技术
在口腔内植牙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几十年历史了。其主要先将病患的牙齿拔除后,以一个金属制品的植根(implant root)植入病患牙床的骨头内,待骨头生长包覆住该植根后,再在植根上装置牙套即可。其优点是免磨真牙可单独支撑固定牙套,且植入的假牙咬力及固持力皆增强,减少病患的不便与不适应。
在图1上显示了一种目前常用的植根,基本上其以纯钛或钛合金金属材料制造,上方具有与牙套(crown)的基部(abutment)连结的连接部91,下方则为锋利的螺纹部92。在连接部91及螺纹部92之间,有一水平方向的处理面93,其以类似人骨材料的氢氧磷灰石予以覆盖,一般称为Hydroxyapatite,其成份为Ca10(PO4)(OH2),也简称HA coating;此一处理面93的作用系能与增长的骨头结合,而使得植根在植入牙床后,等待骨头生长完成时,植根能稳固的埋入牙床,以方便接下来的装置牙套。
在此种植根结构下,由于HA coating处理面积较小,帮助骨头生长能力较差,而植入的植根较不坚固,有待改善。
另,在美国专利5,588,838前案中,其揭露了一种使用于植牙系统中的固定器,其具有一个圆锥形光亮外表的上部。该圆锥形光亮外表提供了圆周指向,形成微粗面,较好的是螺纹或珠状,高度在0.02至0.20mm之间,且较佳是接近0.1mm。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在相邻的螺纹或珠状之间距离,顶点至顶点,是分别地接近两倍于该螺纹或珠状的高度。在其图1和2中,也揭露了「该切割边缘4及该碎屑收集凹陷3将允许螺接功能以当作一种自攻螺接,用以切出新的螺纹或调整在组织上已切出的螺纹」这一概念,但其中的碎屑收集凹陷(chip-collecting cavities)3是一个很小面积的切面也没有粗糙处理,所提供增长骨头组织空间有限,也就是增加植根的固着力也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牙的改良式植根,主要针对公知植根结构的缺点而予以改良,使得粗糙处理面的面积增大以利骨头快速生长包覆植根,并由于粗螺纹部的体积缩小,而使得牙床内骨头生长空间增加;由于骨头生长会与垂直方向延伸的粗糙螺旋状处理面接合,使得植根植入牙床后的稳固性增高,并减少等待装置牙套的等待时间。
根据上述目的,一种植牙的改良式植根,植入于病患的牙床骨头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用于与一牙套基部连结的连接部,其外表为细螺纹;
一粗螺纹部,设于上述连接部下方,表面为锋利的螺纹;及
至少两个的螺旋状处理面,设于上述粗螺纹部上沿垂直方向自下端至上端延伸,且延伸于该粗螺纹部的整个长度,并以粗糙处理。
其中,螺旋状处理面的切入面为平面。
其中,螺旋状处理面为三个等角排列的处理面,其切入面为弧面。
其中,螺旋状处理面的切入面为螺旋面。
其中,连接部上开设有一多边形的定位孔,并在该定位孔底部再连接一螺孔;该定位孔的多边形配合于上述基部的一组合部形状。
其中,螺旋状处理面具有三个以上等角排列螺旋状处理面,该螺旋状处理面设于粗螺纹部上沿垂直方向自下端至上端延伸,且延伸于该粗螺纹部的整个长度,并至细螺纹部,且切入深度自下向上渐浅。
其中,螺旋状处理面相对在螺纹上的切面,与粗或细螺纹部的螺纹交界位置形成有尖锐刃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粗糙处理可以是以氢氧磷灰石覆盖(hydroxyapatitecoating)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牙的改良式植根,由于粗螺纹部的螺旋状处理面在垂直方向延伸,在植根植入牙床时,切力增加,并且牙床内的骨屑会停留在处理面,使植根较能顺利进入骨头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植牙的改良式植根,其中螺旋状处理面的切入面为平面、内凹的弧面或螺旋面,进而更增加处理面的面积及停留骨屑的空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其中螺旋状处理面可为两或三个,等角排列分布于植根垂直方向延伸。
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公知的植根外观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为图2中沿着AA剖面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5为图4中沿着BB剖面视图,
图6为图2的正面剖视图,并组合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龙,未经陈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压圆模的印花装置
- 下一篇: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