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3588.0 | 申请日: | 2009-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吾;邹敏;李湘;李萌;王春卉;李小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吾 |
| 主分类号: | F24J2/38 | 分类号: | F24J2/38;F24J2/10;F24J2/54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庄英菊 |
| 地址: | 014010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聚光 跟踪 系统 | ||
1、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包括:聚光光伏架与跟踪架,聚光光伏架包括:太阳电池组件(1)、聚光镜(2)、聚光镜(3)、聚光支架(4);跟踪架包括:底架(5)、跟踪控制器(6)、定位螺杆(7)、套管(8)、主轴(9)、传动轮(10)、连杆(11)、定位销(12)、L型支架(13)、复合轮(14)、小轮(15)、套轮(16)、季轴(17),太阳电池组件(1)两侧设置有聚光镜(2)和聚光镜(3),其特征在于:太阳电池组件(1)两侧的聚光镜(2)和聚光镜(3)为非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聚光镜(2)与聚光镜(3)长度相同,聚光镜(2)的宽度大于聚光镜(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聚光镜(2)及聚光镜(3)与太阳电池组件(1)之间均设有通风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聚光镜(2)的倾角α大于聚光镜(3)的倾角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45°<α<90°,45°<β<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套管(8)端部设有套轮(16),套管(8)内设有主轴(9),主轴(9)另一端通过季轴(17)与聚光支架(4)活动连接,主轴(9)上固定安装有L型支架(13),L型支架(13)上设有传动轮(10)及复合轮(14),小轮(15)与复合轮(14)同轴且固定连接,小轮(15)与传动轮(10)齿合,复合轮(14)与套轮(16)齿合,传动轮(10)的边缘附近设有定位销(12),定位销(12)通过连杆(11)与聚光支架(4)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套管(8)端部设有套轮(16),套管(8)内设有主轴(9),主轴(9)另一端通过季轴(17)与聚光支架(4)活动连接,主轴(9)上固定安装有L型支架(13),L型支架(13)上设有传动轮(10),传动轮(10)与套轮(16)齿合,传动轮(10)的边缘附近设有定位销(12),定位销(12)通过连杆(11)与聚光支架(4)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传动轮(10)每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年。
9、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销(12)位于传动轮(10)最上端或最下端时,主轴(9)与聚光支架(4)活动连接处之间的交角θ=90°
10、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非对称聚光跟踪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聚光支架(4)最大摆动角度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运行平面的法线之间的交角,交角的大小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吾,未经李杰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5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测厚仪
- 下一篇:卧式燃油或燃气蒸汽锅炉的回燃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