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紧带拼接缝纫机的改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03402.1 | 申请日: | 200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2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溶 |
| 主分类号: | D05B35/12 | 分类号: | D05B35/12;D05B69/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刘 辉 |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松紧带 拼接 缝纫机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松紧带拼接缝纫机的改进结构,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拼接松紧带的专用缝纫机。
背景技术
松紧带,一般应用于内裤等衣服束腰,尤其是具有一定宽度的松紧带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更是受到市场的认可。目前内裤行业中松紧带的拼接方式一般有三种:
一、人字车式拼接,这种方式在内裤业界已存在二十年以上,其优点是所用到的设备便宜易懂,使用方便,其最大的缺点是拼接缝质量非常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由于采用手动式送料,送料轨迹不直而造成缝迹不均;
2、由于所用设备的结构决定了无法倒缝,为了尽力解决脱线问题,采用密缝缝制方式,缝纫密度过大对积物造成伤害,其表现最直观的是缝纫机的针尖容易把松紧带中的橡筋击打而脱离织物;
3、由于无法倒缝,即使采用密缝缝制方式,人字车缝纫机残留在织物上的针头线尾一经修剪后,往往还会造成脱线而使接合处开缝;
4、由于松紧带拼接处没有预留弹性空间,缝制后缝线的收缩、拉紧造成松紧带拼接处或接缝处拱起,即形成“梗”,使用这种束腰松紧带的内裤时,使用者会有异常的感觉。
二、电脑人字车,是普通人字车的升级版,仍然是手工送料,其最大的改善是收针倒缝,解决了脱线开缝的问题,却没有解决紧带接缝处“起梗”问题,牺牲了效益,成本比普通人字车高一倍。
三、全自动电子拼缝机,是利用花样机改装而成的,同时具备了定长、剪裁、拼接的功能,但由于国内松紧带的幅宽及厚度不准,而存在严重的拼接漏缝,这种全自动电子拼缝机由于对加工材质的要求近乎苟求在国内基本不具使用条件,而且,实际使用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定长严重误差。
本发明人之前提出过一松紧带拼接缝纫机的申请,然,其结构还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1、开模顶杆向后回收时,压料压脚与定位机构合模动作同时进行,容易使缝制前物料的接合部宽幅处于系统缝制数据的范围以外,从而不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2、当改变物料规格时,不但要更换换码块,同时还需要更换对应规格的压料压脚,更换换码块容易而更换压料压脚对于同一时段缝制多种规格物料时非常不便,即影响拼接物料的作业时间又可能因更换不周而造成机器故障;
3、为了方便压料压脚压迫于缝制区,在压脚A前后端与前挡块B、后挡块C之间留一定的间隙,一般几张纸的厚度,然,这种间隙对松软的物料会造成夹料现象,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图12b中凸点D为夹料现象造成的,另外,精确度要求的提高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也给安装增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松紧带拼接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生产效率高的松紧带拼接缝纫机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头、机台和压料压脚,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其位于机头下方并固定在机台上,该定位机构用于合模定位松紧带接合部与机针的相对位置;
压料压脚,其安装于机头上,用于压紧欲拼接缝制的物料。
所述定位机构的后端设有一后位传感器,该后位传感器用于压料压脚下压之前定位机构处于合模状态。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开模顶杆、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其中前限位块,安装于机台的前端,其中设有回复弹簧;后限位块,固定于机台上,后限位块与前限位块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松紧带的工作区域;开模顶杆,贯穿于后限位块所设之通孔中,并通过一动力源控制其伸缩,又,凭借前限位块中设定的回复弹簧,令前限位块做趋近或远离后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之间形成的工作区域变大或缩小,所述驱动开模顶杆的动力源上设有后位传感器,其合模后的电信号传送到缝纫机的启动开关上。
所述的压料压脚为一对,分别设置于开模顶杆的两侧,压料压脚的长度大于定位机构合模拼接物料的最大缝制长度时前、后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使压料压脚全尺码覆盖物料。
所述的前限位块一侧设有一换码块,该换码块是宽度不等的系列换码块,通过前限位块上设有的高磁钢将其与换码块结合为一体,凭借开模顶杆伸缩以及前限位块中设定的回复弹簧的回复归位,使前定位块和后定位块之间形成的工作区域变大或缩小。
所述的换码块与前限位块结合部位设置成一拐角结构,又,凭轴孔式活动配合与前限位块作进一步定位。
所述的机台上、开模顶杆的两侧设有吹气孔,吹气孔通过气管道与后限位块上的辅助吹气孔相通,该辅助吹气孔与气源连通。
所述的前限位块内设置至少一个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溶,未经吴国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装煤焦炉拦焦机炉框清扫装置
- 下一篇:侧装煤焦炉给煤捣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