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以及发光键盘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2945.1 | 申请日: | 200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0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江治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以及 发光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键盘及其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资讯产业发展迅速,许多使用者可能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携 带型资讯装置,例如笔记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等。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使 用者可能看不清楚键盘按键上所标示的数字以及文字,造成作业困难,严重 者甚至可能因勉强辨识按键标示而让视力受损。因此,发光键盘的推出能改 善于光线不足处使用键盘的不便。更甚者,通过不同的发光配置,可令使用 发光键盘的资讯装置看起来较美观进而增加其销路。
发光键盘是一种非自发光性装置,其使用背光模块当作光源。背光模块 依据其发光源位置,包含:侧光式结构、直下型结构以及中空型结构。其中, 侧光式结构具有轻量化、薄型化以及低耗电的特点,适用于移动电话、个人 数字助理或者是笔记型电脑等中小型尺寸电子产品的背光模块。
如上所述,在侧光式结构中,光线由侧边入射至背光模块,因此需要设 置导光板导引入射光线方向,进而提供整个面板足够并且均匀的亮度。在导 光板底部设置有反射片,用以将自导光板底面射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以避 免光源外露,进而增加光源使用效率。此外,背光模块的发光源必须具备亮 度高以及寿命长的特性,目前有冷阴极射线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热阴极射线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HCFL)、电激发 光片(Electro Luminscence,EL)以及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 发光源。发光键盘以EL或LED作为其背光模块的发光源。其中,LED除 了省空间以及寿命长的特性外,以LED为光源的背光模块还具备高细腻度、 高辉度以及高色再现性等特点,正逐渐取代传统EL发光键盘。
然而,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背光模块,其制造成本占了发光键盘生产成本 很大一部分。故若能降低背光模块的生产成本,即可间接降低发光键盘的制 造成本,对于发光键盘的量产以及普及有正面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适用于发光键盘。 并且特别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能有效降低发光键盘的背光模块的 制造成本,以解决前述的问题。
根据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包含发光元件以及导光元件。 发光元件以埋入射出方式设置于导光元件中,并且于导光元件中发光,而导 光元件则导引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于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 可进一步包含承载元件,用以承载该发光元件。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本实 用新型的背光模块的导光元件的第一表面上印刷或涂布一层反射层,用以将 自导光元件中漏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元件。
进一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前述的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并且由于 发光二极管直接以埋入射出方式设置于导光元件中,其可不经封装而直接设 置于导光元件内。另一方面,导光元件的第一表面所印刷或涂布的反射层可 取代传统反射片。由此,本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可节省其制造成本。
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包含导光元件、发光元件 以及透光胶体。其中,导光元件上具有孔洞,发光单元则设置于孔洞中。透 光胶体亦设置于孔洞中,以覆盖并保护发光单元。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发光 单元可为裸晶的发光二极管,其发出的光线经过透光胶体而入射导光元件, 并且,导光元件可导引自透光胶体入射而来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范畴在于提供发光键盘,其包含如前述的背光模块。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的制造成本能被有效降低,以解决前述的 问题。
根据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包含背光模块以及多个按键。 背光模块包含发光元件以及导光元件。发光元件以埋入射出方式设置于导光 元件中,并且可由承载元件所承载。发光元件于导光元件中发光,导光元件 则导引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致使光线由按键表面射出。此外,多个按键设 置于背光模块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相对于按键设置位置的导光元件的 第一表面上印刷或涂布一层反射层,用以将自导光元件中漏出的光线反射回 导光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彩灯光音响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携翻盖式液晶视频音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