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02355.9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6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安;许郁珉;高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克臻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强化网尾结构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于低温环境中接头与传输线间仍具有良好挠度的电连接器网尾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连接器为检验线材与连接器间的连接方式能否达到预期的物理寿命,所以会把线材固定于夹具上,并于一定距离的线材底端设一特定的重物,以进行摇摆测试;因此,为强化连接器与线材间的强度,该连接器主要会针对网尾设计、线材的材质等作改良,以避免连接器于长期的使用下,使该线材与连接器间断裂。
因此,请参考图3所示,习用的连接器主要令一接头90,该接头90的连接端连接有一线材91,该接头90与线材91的接合端以一弹性塑料包覆成型而形成一网尾92,该网尾92用于强化该接头90与线材91接合的强度;然而,前述网尾92结构于低温-40℃的状态下容易劣化,所以长期使用下会造成接头90与线材91间断裂,而无法使该接头达到预期的寿命。所以,该接头于结构上实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强化网尾结构的电连接器,该结构可于低温下仍具有良好的挠度与支撑,而使转接器仍可达到预期的物理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手段令前述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连接器和一传输线,该连接器于一外壳内设有一接头,该传输线的连接端包覆于外壳内且与接头电连接,又该传输线相邻于接头的一端穿设一金属环圈,该金属环圈由金属线材连续卷绕,其邻近外壳的一端埋设于外壳内部。
因此,由于该金属环圈形成于外壳内且套设于传输线的外围,所以于低温时该金属环圈可限制该接头与传输线间的挠度,以避免该外壳与传输线接合处因塑性材料的劣化与过度弯曲而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电连接器于传输线的另端具有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二外壳和一第二接头,该第二接头设于第二外壳内,且传输线的另端包覆于第二外壳内且与第二接头电连接,又该传输线穿设一第二金属环圈,该第二金属环圈于邻近第二外壳的一端埋设于第二外壳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一金属环圈分别具有一第一强化段和一第一可弯折段,该第一强化段于邻近第一外壳的一端埋设于第一外壳内,且该第一金属环圈第一强化段的绕匝较第一弯折段的绕匝密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二金属环圈分别具有一第二强化段和一第二可弯折段,该第二强化段于邻近第二外壳的一端埋设于第二外壳内,且该第二金属环圈第二强化段的绕匝较第二弯折段的绕匝密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第二金属环圈分别具有一第二强化段和一第二可弯折段,该第二强化段于邻近第二外壳的一端埋设于第二外壳内,且该第二金属环圈第二强化段的绕匝较第二弯折段的绕匝密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3为既有转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强化网尾结构的电连接器,其包括至少一连接器、一传输线及一金属环圈,该连接器于一外壳内设有一接头,该接头与传输线一端连接,且传输线的一端亦为外壳所包覆;于本实施例中,主要于一传输线13的两端分设有一第一连接器10A和第二连接器10B连接,该第一连接器10A和第二连接器10B分别于一第一外壳11A和第二外壳11B内设有一第一接头12A和第二接头12B,又该传输线13两端分别穿设一第一金属环圈14A和第二金属环圈14B,该第一金属环圈14A和第二金属环圈14B分别由金属线材连结卷绕而成,该第一金属环圈14A和第二金属环圈14B的一端分别为绕匝较密的第一强化段141A和第二强化段141B,且该第一金属环圈14A和第二金属环圈14B的另一端则分别为绕匝较疏的一第一可弯折段142A和第二可弯折段142B,该第一强化段141A和第二强化段141B分别于邻近第一外壳11A和第二11B的一端利用埋入射出的制作方式埋设于第一外壳11A和第二外壳11B内,且该第一金属环圈14A和第二金属环圈14B的第一强化段141A和第二强化段141B的绕匝分别较第一弯折段142A和第二弯折段142B的绕匝密集,使该第一强化段141A和第二强化段141B得以保护该第一外壳11A和第二外壳11B与传输线13的连接处,而该第一可弯折段142A和第二可弯折段142B亦可使该传输线13仍具有良好的弯曲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2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插排
- 下一篇:一种双频带接收及其噪声削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