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办公椅的调整扳控单元的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01864.X | 申请日: | 200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温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泓泰胶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A47C7/4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办公 调整 单元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办公椅的乘坐部位处固设有可对钢索拉掣或释放的扳控单元,使经由扳控单元对办公椅各部位进行调整的控制。
背景技术
一般办公椅的椅背或坐部,都可以进行倾仰、高低、前后位移或定位等调整,而其调整的操作方式,大都通过设置在坐部底下的各操控杆进行,只要对该操控杆执行推、拉或扳动等动作,就可通过操控杆直接去压迫气压棒、穿合或退离于卡掣孔等,进而使办公椅的各部位得以进行调整。
不过,上述的各种调整的操控杆大都必须伸入办公椅的底盘内,始能进行各项动作的执行,而该操控杆又是刚性的金属材料所制成,且底盘内又设置有执行办公椅各项调整功能的机构,所以操控杆可能必须做弯曲的设计,或底盘内的机构设计,必须考虑操控杆的设置,进而造成设计上难度的提升以外,且操控杆设置的位置也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亦有以钢索通过其可挠曲的特性,并把压迫或卡掣组件等组件整合入底盘内的调整机构中,再配合钢索的拉掣或释放,能达到相同的控制目的,且因钢索较不受空间及位置的限制,而能任意穿梭、并在穿出底盘外后,即可通过控制旋转或扳转组件来控制,而该旋转或扳转组件的机构因设计各有所异,进而影响其操作的便利性及确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办公椅的调整扳控单元的构造,为了让办公椅的操控或调整机构的设计不因操控杆而受限,而改由钢索进行操控。
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法,是设固定在办公椅乘坐部位上的左、右两合体之间,枢设一可供钢索嵌固的扳转组件,并令该扳转组件的前端处设有多道嵌沟,且又设一定位于合体上而中间设有与前述嵌沟嵌合的卡掣部的弹性定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办公椅的调整扳控单元的构造,固设于办公椅上的预定处的扳控单元,并设一钢索的一端接至扳控单元,而钢索的另一端则是接入办公椅的各部调整的机构中,其中:设左、右两固定在办公椅上的合体,两合体之间枢设一可供钢索嵌接的扳转组件,且该扳转组件的前端不同角度处各设有嵌沟,而在合体与扳转组件之间又设一中间具卡掣部的弹性定位组件,使卡掣部可以嵌入任一嵌沟中。
所述的办公椅的调整扳控单元的构造,其中:该定位组件的两端设有折部,并两折部所对应的合体上设有可供折部嵌入的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本新型的扳转组件的扳转而拉动或释放钢索,使经由钢索的作动而对办公椅各部位的调整机构进行操控,同时扳转组件受定位组件的定位后,不易发生松动或脱离的现象,进而保持各部位调整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办公椅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坐部底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的调整扳控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的调整扳控单元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的调整扳控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新型的调整扳控单元的作动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坐部; 2.扳控单元; 21.合体; 22.合体;
221.承坐面; 222.沟槽; 223.侧裂穿孔; 23.扳转组件;
231.扳动部; 232.嵌沟; 24.定位组件; 241.折部;
242.卡掣部; 25.枢轴; 3.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敬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新型的办公椅可进行调整的部位包括椅背的倾仰角度、椅背的弹性倚靠的控制、座部的前后位移调整及乘坐单元的高度的调整等,而各部位的调整机构,都是通过固设于固定在坐部1的两侧的各扳控单元2所控制,是各扳控单元2与一钢索3的一端连接后,再令钢索3的另一端接至办公椅的各部位的调整机构处(图中未示),进而通过钢索3的拉动或释放,使调整机构可做预定的作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泓泰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泓泰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