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棚顶安全声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1634.3 | 申请日: | 200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6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彭新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新智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1800贵州省金沙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安全 声探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棚顶是否可能发生坍塌的探测,特别是涉及利用伸缩支杆的较高、较远距离伸缩、与取音器和击岩器的组合发明。广泛用于检测各种矿井棚顶的矿石是否可能有坍塌发生,通过远离事故点的操作,敲击事故点棚顶矿石发出声音来判断矿井棚顶是否安全的一种矿井棚顶安全声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云贵高原特殊的喀斯特地质环境中,各种采矿生产,特别是煤矿井下开采,最容易发生的就是棚顶垮塌、水仓暴喷事故。为避免事故发生,安检人员经常近距离用力敲打来判断棚顶的“虚实”,这种敲打大都是违规检查,通过一段距离的传送到人耳,往往听不明白,会产生不正确的判断,操作人员既不安全,还可能导致矿井坍塌、操作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远离判断事故点进行安全操作又能听得清楚矿井棚顶矿石“虚实”的矿井棚顶安全声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密封垫圈、传音罩、传音嘴、导音胶管、耳塞构成取音器;由振锤、直角锤杆和拉线构成击岩器;将取音器和击岩器通过固定螺杆固定在伸缩支杆上构成了矿井棚顶安全声探器。
上述密封垫圈是较软的胶管,胶管内塞有海棉,与传音罩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顶部半圆壁处有一个传音嘴与导音胶管一端连接,导音胶管的另外一端分叉为两个支管并接有两个耳塞,耳塞起听辨声音的作用。传音罩中部与固定螺杆的一端相连,固定螺杆的另一端穿过伸缩支杆顶端的小孔;直角锤杆的一直角段端装有振锤,振锤起敲打岩石的作用。直角锤杆的另一直角段端与拉线相连,该段靠近直角的三分之一处开有一小孔,固定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该孔将直角锤杆套在螺杆上。使用时将密封垫圈与岩层矿石紧贴,用外力拉动拉线使振锤轻轻撞击岩石,敲打密封垫圈周围煤矿或岩石,戴上耳塞就能清楚听到岩石层或煤矿层内发出的振鸣声,听辨出是否有“虚、实、松、紧、嗡、闷”感觉,由此辨别矿层内的“虚、实、厚、薄、松、紧”程度,从而判断出该矿井是否安全。在较高、较远距离的情况下,调节伸缩支杆的长度、用传音罩紧贴岩石、操作振锤击打该部位的岩石,从而判断出矿井岩层该部位结构的安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判断准确、检测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以煤矿为主的井下棚顶安全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音罩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密封垫圈的剖视图。
附图中:1.密封垫圈,2.传音罩,3.传音嘴,4.固定螺杆,5.伸缩支杆,6.导音胶管,7.耳塞,8.海棉,9.振锤,10.直角锤杆,11.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井棚顶安全声探器主要由密封垫圈(1)、传音罩(2)、传音嘴(3)、固定螺杆(4)、伸缩支杆(5)、导音胶管(6)、耳塞(7)、振锤(9、直角锤杆(10)和拉线(11)组成。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密封垫圈(1)是一圆环,它的外壳由软胶管构成,内装海绵(8),密封垫圈(1)与传音罩(2)粘连成一体;传音罩(2)是一个下大上小顶端封闭的圆形钟罩,可由塑料或铸铁构成,传音罩(2)的顶部半圆壁处有一传音嘴(3),传音罩(2)的中部与固定螺杆(4)的一端牢固结合;传音嘴(3)与导音胶管(6)的一端相连;导音胶管(6)的另一端分叉为两个支管并与两个耳塞(7)相连,构成取音器。用固定螺杆(4)的另一端穿过伸缩支杆(5)。直角锤杆(10)有两直角段,一直角段顶端装有一振锤(9),装有振锤(9)的这段长度大于传音罩(2)的高度的一半;另一直角段靠近直角部分的三分之一处开有一小孔,用固定螺杆(4)的另一端穿过该孔将直角锤杆(10)套紧在螺杆上,使传音罩(2)刚好能绕固定螺杆(4)旋转;另一直角段的末端与拉线(11)相连,构成击岩器。导音胶管(6)和拉线(11)套在伸缩支杆(5)的杆上,构成了矿井棚顶安全声探器。
使用时,旋转传音罩(2)、调节伸缩支杆(5)的长度、刚好使传音罩(2)紧贴岩石,戴上耳塞(7),用手拉动拉线(11),使振锤(9)击打该部位的岩石,从而判断出矿井岩层该部位结构的安全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新智,未经彭新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感应防盗报警防护点火器
- 下一篇:油井套管定压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