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防伪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1612.7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0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金兴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兴圣 |
主分类号: | B65D49/00 | 分类号: | B65D49/00;B65D55/00;B6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防伪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原瓶造假,应用于液体灌装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效防止原瓶造假技术为主动破坏瓶体技术。主动破坏瓶体技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破裂瓶体的边缘,容易造成人体伤害,同时,破裂的瓶体碎屑容易被人误饮,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目前市场范围内的原瓶造假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防伪瓶,能在不破坏瓶体的同时非常直观的判断一次性防伪瓶是否曾被有效开启。一旦一次性防伪瓶被有效开启,那么在不损坏瓶体的条件下,无法恢复到未开启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将一常用瓶体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空间为液体承载区,下部空间为防伪观测区,下部的防伪观测区中轴位置有一细管通向瓶口,细管内穿一金属丝,金属丝和金属承插两半体构成一防伪组件,金属丝顶端与瓶盖胶结为一体形成联动,当瓶盖脱离瓶体时,金属丝和金属承插两半体分离。金属承插两半体在其内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两侧弹开,以示此瓶被有效开启。如果要想将已打开的防伪组件恢复原状态,必须要在金属承插两半体两侧施加外力,同时将细金属丝穿过金属承插两半体,由于防伪观测区只有一细管与外界相通,所以无法在此细管处完成上述动作。在不破坏瓶体的情况下一次性防瓶具有防止原瓶造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不破坏瓶体的情况下通过金属防伪组件的形状变化,直观的判断瓶体是否曾被有效开启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整体剖面图
图2是防伪组件放大图
图中1细金属丝,2胶结物,3密封垫,4瓶盖,5液体承载区瓶壁,6液体承载区,7金属承插两半体,8弹簧,9防伪观测区,10防伪观测区瓶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将细金属丝(1)穿过金属承插两半体(7)与弹簧(8)的组件,透过防伪观测区(9)的细管穿过密封垫(3)和瓶盖(4),最后通过胶结物(2)使得瓶盖(4)和细金属丝(1)胶结为一体形成联动。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防伪效果,防伪观测区(9)的细管内孔直径应小1mm,瓶盖(4)的高度应大于防伪观测区(9)的内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兴圣,未经金兴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盘纸复绕机
- 下一篇:样品托盘可调的自动进样装置